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中医证型、病理、LSM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geS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在HBV携带、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型分布、肝脏病理、肝脏硬度值(LSM)及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这部分患者细胞免疫水平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为进一步认识慢性HBV感染的发病特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优化本病的诊疗方案提供合理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住院部的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及肝脏病理结果、肝脏硬度值、生化学及免疫学指标等实验室相关指标。将各项观察指标录入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分析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的中医证型、肝脏病理、肝脏硬度值与细胞免疫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基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未经抗病毒治疗的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726例,其中HBV携带者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3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40例,患者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65岁,33.6%(244/726)患者存在家族聚集史。鉴于HBV携带者及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病例数过少,后期未纳入进一步统计分析。
  2.ALT<2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肝郁脾虚湿瘀互结证422例(65.63%),肝郁脾虚湿瘀热结证208例(32.35%),肝郁脾虚证11例(1.7%),肝肾阴虚血瘀证1例(0.16%),脾肾不足证1例(0.16%)。其中,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郁脾虚湿瘀互结证204例(60.7%),肝郁脾虚湿瘀热结证125例(37.2%),肝郁脾虚证5例(1.5%),肝肾阴虚血瘀证1例(0.3%),脾肾不足证1例(0.3%);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郁脾虚湿瘀互结证218例(71%),肝郁脾虚湿瘀热结证83例(27%),肝郁脾虚证6例(2%)。
  3.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的关系:
  (1)中医证型与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在肝郁脾虚湿瘀互结证患者中,炎症程度处于G1、G2的为主,G1占44.4%,G2占44.9%,G3-G4仅占10.7%;肝郁脾虚湿瘀热结证患者炎症程度则主要集中在G2,占49.5%,G1与G3-G4分别为29.3%、21.2%,对两证型的炎症等级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两两比较,G1、G3-4在两证型的分布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P<0.001,后者P=0.001)。
  (2)中医证型与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在肝郁脾虚湿瘀互结证患者中,纤维化分期为S0的占5.7%,S1占32%,S2占42.1%,S3占16.2%,S4占4.0%;在肝郁脾虚湿瘀热结证患者中,纤维化分期为S0的占2.5%,S1占24.2%,S2占45%,S3占19.2%,S4占9.1%,可见两者的纤维化分期均集中在S1、S2。组间两两比较,S4在两证型的分布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4.中医证型与肝脏硬度值(LSM)的关系:完善Fibroscan检查的慢乙肝患者共147例,其中肝郁脾虚湿瘀热结证32例,肝脏硬度值为9.14±8.65Kpa,肝郁脾虚湿瘀互结证114例,肝脏硬度值为7.01±3.69Kpa,前者高于后者,进行组间比较,P=0.1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HBV-DNA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关系
  (1)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105IU/ml组患者的TC、Th百分率、Th/Ts值分别为68.03%±8.19%、36.51%±8.38%、1.47±0.63,均低于HBV-DNA<105IU/ml组;Ts百分率为28.10%±13.51%,高于HBV-DNA<105IU/ml组。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104IU/ml组患者的TC、Th、Ts百分率分别为68.25%±9.10%、38.93%±9.13%、24.91%±8.11%,均低于HBV-DNA<104IU/ml组;Th/Ts值为1.78±0.84,高于HBV-DNA<104IU/ml组。组间两两比较,不同DNA组别间Ts百分率、Th/T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2、0.003),TC、Th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69、0.499)。
  6.肝脏病理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关系:
  (1)肝脏炎症程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关系:随着肝脏炎症分级由G1进展至G4,对应的TC细胞百分率均值分别为69.58%±9.14%、68.01%±7.76%、66.58%±8.23%、70.95%±12.50%;Ts淋巴细胞百分率均值分别为27.73%±7.92%、25.88%±7.78%、25.08%±7.05%、26.29%±6.57%;Th细胞百分率均值分别为38.49%±8.61%、38.09%±8.65%、36.68%±8.52%、40.12%±8.50%;Th/Ts值分别为1.53±0.66、1.65±0.74、1.61±0.58、1.58±0.41。可见随着肝脏炎症程度加重,TC、Ts、Th百分率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但TC、Ts细胞百分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细胞百分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h/Ts值并未显示出明确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
  (2)肝脏纤维化程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关系:随着肝脏纤维化分期由S0进展至S4,各阶段对应的TC细胞百分率均值分别为72.08%±7.90%、69.20%±9.13%、68.06%±8.01%、67.78%±8.41%、67.06%±8.66%;Ts细胞百分率均值分别为27.69%±6.33%、27.25%±7.91%、26.37%±8.10%、26.03%±7.49%、24.31%±6.16%;Th细胞百分率均值分别为41.12%±7.26%、38.49%±8.85%、37.79%±8.36%、37.52%±8.66%、37.40%±10.01%;Th/Ts比值分别为1.57±0.50、1.57±0.70、1.61±0.74、1.58±0.60、1.70±0.68。可见随着肝脏纤维化程度加重,TC、Ts、Th百分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经两两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Ts值变化趋势则不明显。
  7.肝脏硬度值(LSM)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关系:随着LSM由F1升高至F4,TC细胞百分率均值分别为71.33%±6.91%、71.81%±5.69%、66.32%±8.93%,69.34%±11.54%;Ts百分率均值分别为29.29%±7.60%、29.23%±7.19%、26.71%±6.67%,32.57%±5.64%;Th百分率均值分别为39.34%±7.64%、39.95%±6.51%、37.41%±9.96%,32.1%±9.81%;Th/Ts值分别为1.48±0.7、1.49±0.52、1.52±0.78,1.04±0.45。可见随着LSM上升,Th百分率呈现下降趋势,TC、Ts百分率则在F1-F3呈下降趋势,F4较前上升。进一步进行组间两两比较,F3与F1、F2的TC百分率比较,P分别为0.04、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与F1、F2的Th百分率比较,P分别为0.04、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各指标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ALT<2ULN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出现肝郁脾虚湿瘀互结证、肝郁脾虚湿瘀热结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血瘀证及脾肾不足证5种不同证型,前两种为常见证型,说明ALT<2ULN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呈现复合证型趋势。
  2.慢乙肝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紊乱可能与HBV-DNA高载量相关。HBeAg阳性患者中,HBV-DNA≥105IU/ml患者的TC、Th百分率、Th/Ts值均较HBV-DNA<105IU/ml低,Ts百分率则高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阴性患者中,HBV-DNA≥104IU/ml患者的TC、Th、Ts百分率均低于HBV-DNA<104IU/ml组,Th/Ts值则高于后者。
  3.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及肝脏硬度值的升高提示病情进展与加重,在此过程中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水平会出现紊乱,主要表现为肝脏病理进展时,TC、Th、Ts百分率均呈下降趋势,Th/Ts值无明显变化趋势。LSM上升时,同样表现为TC、Th、Ts百分率呈下降趋势,Th/Ts值无明显变化趋势,说明监测机体细胞免疫水平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家庭收入是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标之一,大量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高家庭收入与死亡风险的降低相关联。其主要原因是高家庭收入人群通常有着较为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享有较为全面的医疗卫生服务等。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家庭收入水平较低,慢性病死亡构成比较高,医疗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而且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如水果摄入量较低、吸烟、运动水平不足等较为普遍。这些均提示我国家庭收入与死
学位
目的:调查中老年人膳食营养、睡眠质量、体力活动基本情况,测量握力、步速、身体成分,获得中老年人肌肉减少症患病情况,研究环境因素与中老年人肌肉减少症的关联。从遗传角度探讨TP53、VDR、BRAP、TRHR、ACTN3及CAV1基因多态性与肌肉减少症的关联。进一步研究环境、遗传交互作用对肌肉减少症的影响。为新疆中老年人肌肉减少症的病因学累计资料,为今后中老年人肌肉减少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桑叶为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植物桑树的叶片。桑叶属于药食两用资源,含有酚类、生物碱类和多糖等多种植物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和抗炎等作用。近年来桑叶茶、桑叶菜及其加工产品发展迅速,有关桑叶及其加工食品营养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然而目前对于不同品种桑叶原料食品价值的综合评价研究较少,对于烹饪加工以及消化过程对桑叶植物化学物组成的影响也鲜见报道,桑叶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的分子机
学位
目的:了解我国中老年人群的自评健康状况,分析社会人口经济学、健康相关行为和疾病等因素对整体自评健康状况和与同龄人相比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以期为卫生专业人员制定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分析整体自评健康状况和与同龄人相比自评健康状况与总的癌症及不同类型癌症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  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基线和随访调查数据,该项目在2004-2008年基线调查
背景  手足口病是5岁以下儿童的常见传染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少数发展为重症病例,严重情况下可致死。既往研究表明,EV71(Enterovirus 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原之一,而且可导致80-90%重症手足口病例的发生。由于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接种疫苗将是防治手足口病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作为全球范围内首个手足口病疫苗,EV71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以下简称EV71疫苗)已于2
学位
目的:预整合复合体进入细胞核是HIV-1基因组发生整合和子代病毒产生的前提,也是HIV-1在细胞中成功复制的一个关键因素。经典理论认为病毒衣壳在细胞质中解聚,释放基因组通过核孔入核,但近期不断有报道提供证据称病毒衣壳可存在于细胞核中,并在其中发挥功能作用。病毒衣壳究竟是否入核以及它如何穿越尺寸过小的核孔障碍进入细胞核,这些问题至今悬而未决,待进一步阐明。  方法:活细胞实时成像技术是解析病毒入核行
【目的】  目的探讨国内外胃息肉或十二指肠腺瘤与大肠息肉或肿瘤的相关性,为胃息肉或十二指肠腺瘤患者是否继续进行肠镜检查提供临床指导。  【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及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并辅以手工检索文献的参考文献,灰色文献,会议论文。收集建库以来至2019年3
背景和目的  根据国际尿控学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的定义[1],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是指膀胱括约肌的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的能力,使尿液不受主观控制而自尿道口溢出或者流出的疾病状态。UI是成年女性中的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老年女性中最为常见的健康问题,且伴随着人口加速老龄化的现状,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学位
目的:  本研究进行了一项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通过对治疗组(益气安神膏)与对照组(归脾丸)在治疗前后、停药3个月后疲劳程度、临床症状积分及生存质量积分进行观察记录和比较,以评价益气安神膏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短期和中期疗效,探索并总结出有效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膏方制剂。  方法:  本研究选取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对治疗组进行益气安神
目的:  探讨微创打压支撑植骨术(Microsurgical Impacting Bone Graft,MIBG)联合中药治疗“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长期疗效与影响因素,为“围塌陷期”ONFH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住院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