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了解其发病情况,为下一步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和建议,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做到有效预防DVT,减少DVT的发生,及时发现DVT,做到有效恰当的治疗,改善DVT患者的预后。
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饮酒史,吸烟史)、血制品的使用、深静脉留置、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感染、D-二聚体、APACHE-Ⅱ评分、早期(48小时内)采取机械预防措施、早期(48小时内)药物预防措施、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预后情况(28天死亡情况)。分别在入科24小时内及第7天和(或)出科前对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住院期间临床医师对其进行的各种操作以及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比较,筛选出DVT的危险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对临床收集的实验室数据进行ROC曲线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正态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计量资料使用秩和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次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以P 结果:
1.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ICU患者共有522例,有117例发生DVT,DVT发生率为22.4%。
2.DVT组和非DVT组在年龄、性别、心力衰竭、血管活性药物、以及APACHE II评分、早期(48小时内)药物预防措施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饮酒史、吸烟史、感染、机械通气、血制品的使用、深静脉留置、D-二聚体、早期(48小时内)采取机械预防措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次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感染、糖尿病、饮酒史、D-二聚体、机械通气的P值<0.05,OR值>1.0,早期(48小时内)采取机械预防措施的P值<0.05,OR值<1.0。
3.DVT组和非DVT组患者的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其进行ROC曲线分析,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其截断值为9.35mg/L,其特异度为0.759,其灵敏度为0.692。
4.DVT组和非DVT组ICU住院时间和28天死亡情况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住院时间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ICU病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2.4%。
2.感染、糖尿病、饮酒史、D-二聚体、机械通气是DVT的危险因素,早期(48小时内)采取机械预防措施是DVT的保护因素,如无DVT机械预防禁忌症,应尽早进行物理机械预防措施。
3.ICU患者D-二聚体大于9.35mg/L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其密切相关。
4.ICU的DVT组患者与非DVT组患者比较,DVT组患者预后较差。
分析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了解其发病情况,为下一步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和建议,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做到有效预防DVT,减少DVT的发生,及时发现DVT,做到有效恰当的治疗,改善DVT患者的预后。
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饮酒史,吸烟史)、血制品的使用、深静脉留置、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感染、D-二聚体、APACHE-Ⅱ评分、早期(48小时内)采取机械预防措施、早期(48小时内)药物预防措施、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预后情况(28天死亡情况)。分别在入科24小时内及第7天和(或)出科前对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住院期间临床医师对其进行的各种操作以及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比较,筛选出DVT的危险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对临床收集的实验室数据进行ROC曲线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正态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计量资料使用秩和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次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以P
1.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ICU患者共有522例,有117例发生DVT,DVT发生率为22.4%。
2.DVT组和非DVT组在年龄、性别、心力衰竭、血管活性药物、以及APACHE II评分、早期(48小时内)药物预防措施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饮酒史、吸烟史、感染、机械通气、血制品的使用、深静脉留置、D-二聚体、早期(48小时内)采取机械预防措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次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感染、糖尿病、饮酒史、D-二聚体、机械通气的P值<0.05,OR值>1.0,早期(48小时内)采取机械预防措施的P值<0.05,OR值<1.0。
3.DVT组和非DVT组患者的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其进行ROC曲线分析,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其截断值为9.35mg/L,其特异度为0.759,其灵敏度为0.692。
4.DVT组和非DVT组ICU住院时间和28天死亡情况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住院时间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ICU病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2.4%。
2.感染、糖尿病、饮酒史、D-二聚体、机械通气是DVT的危险因素,早期(48小时内)采取机械预防措施是DVT的保护因素,如无DVT机械预防禁忌症,应尽早进行物理机械预防措施。
3.ICU患者D-二聚体大于9.35mg/L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其密切相关。
4.ICU的DVT组患者与非DVT组患者比较,DVT组患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