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发工序的分离和技术全球化的发展催生了企业的研发外包活动。研发外包以一种开放动态的技术创新模式融入全球化经济链条,并成为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而近年来的贸易实践表明,企业的研发外包与内部研发两种现象是并存的,企业选择研发外包的模式日趋复杂化。对于该问题的探讨,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而异质性企业假定下的新新贸易理论正好迎合了新的贸易实践,有力的解释了异质企业研发外包模式的选择。本文将内部研发视为一种特殊的研发外包形式,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假定,将(生产)双向外包模型引入到经典的企业研发决策的分析框架,明确划分了国内研发外包、国际研发外包和双向研发外包的研发模式,重新界定了企业研发的异质性指标,拓展了相关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以企业TFP和技术吸收能力衡量的异质性是企业研发决策重要因素,其高低会影响企业对不同研发模式的选择。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采用双向研发外包的研发决策,可以通过交叉威胁的优势而缓解与内部和外部供应者三边谈判关系中存在的套牢问题,并产生与单一进行内部研发或外包相比更高水平的投资及生产率效应。接下来,本文运用我国1999—2008年36个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基于DEA Malmquist方法测算了分行业的TFP值,分别从国内、国际和双向研发外包的角度验证了模型结论对中国的适用性,对我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参与国际分工,促进网络化创新模式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政策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