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考察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对临床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处方进行调查分析。方法:1.本试验所用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处方为临床的常用处方,其组成如下:50%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Ⅰ)、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10%氯化钠注射液、10%氯化钾注射液、25%硫酸镁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在净化工作台下调配试验所需的全部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其操作过程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3.肠外营养液稳定性考察的时间点分别为0、12、24 h,每个时间点平行取样3次。4.考察两种脂肪乳注射液在新生儿肠外营养液中的稳定性,为后续试验提供参考。5.考察电解质、氨基酸、温度、p H值、调配顺序和葡萄糖的最终浓度等不同因素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影响。6.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考察指标主要包括外观考察、p H测定、不溶性微粒测定、脂肪乳粒径大小和粒度分布等。7.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6月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处方,并对其进行统计处理。8.试验数据用SPSS 19.0软件处理,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c±s)表示,以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种脂肪乳注射液在新生儿肠外营养液中的稳定性试验发现:加入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比加入脂肪乳注射液(C14~24)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较好。2.电解质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影响试验发现:电解质种类越多,新生儿肠外营养液越不稳定,表现为乳粒粒径增大,不溶性微粒数增多。含有四种电解质的营养液放置12 h和24 h均出现粒径大于5μm的乳粒,占比分别为0.6%和1.5%。3.氨基酸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影响试验发现:氨基酸用量越多,新生儿肠外营养液越稳定,说明氨基酸对营养液中的脂肪乳有保护作用。4.不同温度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影响试验发现:温度越高,新生儿肠外营养液越不稳定,在40℃下放置的营养液于12 h后出现粒径大于5μm的乳粒,占比高达5.3%。5.改变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调配顺序进行稳定性考察发现:最后才加入氨基酸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较差,表现为乳粒粒径变大、不溶性微粒数增多。6.不同p H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影响试验发现:5.0<p H<6.0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较差,表现为乳粒粒径变大。7.不同葡萄糖的最终浓度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试验发现:新生儿肠外营养液中葡萄糖的最终浓度超过22%时,营养液的稳定性较差。8.本次调查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处方的液体总量、热卡、热氮比、糖脂比、电解质浓度总体合理,但存在不合理现象,如液体总量、热卡没达到应用指南的要求,镁离子、钙离子浓度超过规定的最高浓度。结论:1.加入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比加入脂肪乳注射液(C14~24)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较好,可优先选用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来调配新生儿肠外营养液。2.电解质、氨基酸、温度、p H值、调配顺序和葡萄糖的最终浓度均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电解质和温度的改变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稳定性影响较大。3.电解质种类越多或浓度越高,温度越高,新生儿肠外营养液越不稳定;氨基酸用量越多,新生儿肠外营养液越稳定。4.建议医师开处方时既要考虑临床对电解质的需要,又要考虑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处方中电解质浓度应在允许范围内,临床确需多种电解质时,可以考虑部分加入肠外营养液中,部分通过其他途径给药。5.为保证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其p H应在6.0~6.5之间。6.建议药师在调配新生儿肠外营养液时,先加入氨基酸进行调配,有利于营养液的稳定性。7.调配好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应在室温下放置,且应避免在高温下放置,以免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受到影响。8.本次调查的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处方总体合理,但存在不合理现象。药师及相关医护人员应关注和进一步规范临床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处方的合理应用。9.为了避免不合理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医师在开处方时,应先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在营养评估的基础上了解患者的营养风险程度及机体器官功能情况,然后计算患者所需的液体量、热卡、电解质、氨基酸、糖、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的用量和热氮比、糖脂比、电解质浓度,尽量达到合理的个体化配方。另外一方面,药师应对医师的处方进行认真审核,除审核以上指标的合理性外,还应考虑各成分的理化性质、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及影响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