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开放经济背景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1年我国成功地加入WTO,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融合的程度越来越高,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态势,中外经济周期协动性(同步性)的特征在增强。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我国30年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年均9.8%的增长奇迹,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经济的发展速度开始减速,宏观经济发展面临趋势性转折(裴长洪,2013)。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在我国的宏观经济越来越受到外部经济体波动的负面冲击时,如何应对这种外部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的负面冲击?这种外部冲击是如何传导至我国的?负面冲击的因子又有哪些?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有差异吗?这些问题都是宏观经济监测中外部经济风险的重要关注点,这也是本文着力要解决的问题。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学者们一般从对外贸易、国际资本流动、产业结构相似度、贸易对象的国家类型等切入来分析两国之间经济周期协动性。对外贸易渠道的传导机制是研究的热点,不过这些研究都较宏观,并没有进一步地研究分析,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对对外贸易结构性分解的相关理论成果有助于将此类问题进一步扩展深化。有鉴于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选择“贸易增长的三元边际对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作为研究题目。全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引论。本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文献梳理及文献评述、写作思路、论文结构和写作方法、论文的创新点等内容。第二部分,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导机制研究。通过IS-LM模型和DSGE模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别从宏观角度定性分析与微观角度数理推导出对外贸易的传导机制,然后简述了国际资本流动、产业结构相似度的传导机制。第三部分,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经济周期波动性特征。首先,构建和测度了两国之间经济周期协动性指数;再次,构建和测算了两国的双边贸易边际强度指数;最后,采用图表法描述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经济周期协动性特征。第四部分,贸易增长的三元边际对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的计量分析。沿用第二章里建构的理论模型,利用1995-2011年我国与17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面板数据,按贸易对象的国家类型组群讨论了贸易增长的三元边际对其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其他的影响因子,如双边FDI强度、产业结构相似度、贸易距离、是否共同语言等。第五部分,结论与建议。从1995-2010年,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经济周期协动性趋势在增强,尤其是与发展中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扩展边际强度对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经济周期协动性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双边贸易数量边际强度、双边贸易价格边际强度不是影响中外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主要因素;中外双边FDI强度越大、两国的双边产业结构相似度越高,则两国之间经济周期协动性更强。对此提出的建议有:建立健全我国与外部经济周期协动性的风险预警机制;大力挖掘国内消费的潜力,合理协调拉动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的比例;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要更加注重“质”(价格)的发展,而不是单纯“量”的扩张,努力在双边贸易价格边际上下工夫,这在应对外部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冲击时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优化升级国内产业结构,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粗放型经济的产业差距,降低与其产业结构相似度,从而减轻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破坏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