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雷曼兄弟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不久之后雷曼兄弟银行倒闭。当时的美国政府并没有救助雷曼兄弟,由此引发当今许多经济学家思考,他们将这次金融危机的主要责任归咎为美国政府对雷曼兄弟银行冷漠的处理方式上,认为是美国政府的错误决定压垮了市场信心。戴蒙德和迪布维格的模型曾表示,如果政府不再提供存款保险或者停止对银行的资金援助,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的,因为银行可能的挤兑行为不仅会使银行出现信用风险,还会干扰生产活动,最终会影响到整个经济。所以,政府的短期借款和存款保险都是必需的。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常常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金融体系内的各个银行之间的紧密相连而又相互依存的信用链,使得少数银行的破产会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严重影响其他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社会公众的恐慌便会引起银行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一般来讲,对于这种情况,政府一般会为其注入流动性资金,避免流动性危机对金融体系的破坏。但是政府对银行的救助也会产生所谓的道德风险问题,因为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而使那些资不抵债的银行获取资金,或者银行一旦获知存款得到保险,知道日后出了问题,总能得到资金援助而很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行为。引发银行业的道德风险问题。显然戴蒙德和迪布维格的模型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霍姆斯特姆和梯若尔对戴蒙德和迪布维格的理论进行了拓展,他们认为,如果银行所有者投资风险项目时候,自己也承担部分风险,就可以克服或减少道德风险的问题。银行的业务就是把储户的钱投入这些项目,但除非银行所有者也就是股东自己也有份,否则银行就没有动力来明智的运用项目资金进行投资。其次,霍尔姆斯特姆和梯若尔认为政府的角色不仅仅是提供保险。霍尔姆斯特和梯若尔的模型说明了政府应该如何介入,提供额外的资金来防止出现流动性风险。银行危机的爆发,使得政府所面临的挑战便是权衡不救助银行所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和救助行为所面临的道德风险。自由的经济学家们往往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低效率且没有效用的。同样他们也反对政府对银行进行干预,认为市场自会淘汰掉经营不善的银行,这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但是银行本身的脆弱性和系统性决定译银行经营的高风险性,有些经营状况良好的银行可能会因为银行的危机传染性而发生破产,所以在实践操作中,政府应该能够有效的分辨出银行频临倒闭是因为流动性不足还是因为资不抵债。对于后一种银行来说,救助措施不仅不能使它转危为安,还会引发更严重的道德风险。因此,政府应该根据银行状况的不同而制定出不同的金融救助政策,这也是符合金融市场发展规律的。在金融实践中,我们可以用纵向和横向的两个方面来考虑对危机银行的救助问题,一是,银行的危机是小规模局限性的还是大规模系统性的。二是,这家银行频临倒闭的原因是由于出现流动性危机还是因为出现了严重的资不抵债。一旦银行危机爆发,政府便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救助还是不救助的决定,这对政府来讲,决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关键原因在于商业银行即便是因为严重资不抵债而濒临倒闭也有动机伪装成仅仅是出现流动性问题的银行。这就使得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存在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并导致政府和商业银行之间出现相互之间的博弈行为。本文主要的探讨的是政府对银行救助的必要性和对政府该如何救助银行作出分析和说明。本论文的特点是:1.从纵向和横向的两个方面来考虑政府对危机银行的救助问题。2.从2008的金融危机和其后所出现的道德风险来考虑政府救助银行的必要性。3.从政府救助银行和如何预防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4.对政府救助银行和如何对道德风险治理两个方面进行博弈分析。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介绍选题的背景和国内外的银行救助理论。第二部分,政府救助银行的理论基础。分析银行的脆弱性以及基本的博弈理论。第三部分,各国政府救助银行的行为探讨。研究各国救助银行的必要性和所产生的道德风险。第四部分,博弈分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政府和问题银行之间的博弈行为,并对结果进行探讨。第五部分,主要的结论和后续研究。用内部防范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来防范道德风险。第六部分,中国银行存在的问题,以及外国政府对银行救助对中国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