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司法中行为保全制度的完善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9800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预防为基本遵循的环境治理中,对确定性损害的重视和对不确定环境风险的规避都是至关重要的任务。由于生态环境损害具有的潜伏性、持续性等特征,人们对环境风险的认知不再满足于事后的损害救济,而是开始探索预防性救济的可能性。在近年来环境司法的发展过程中,借助司法专门化趋势下的环保法庭、专业人员等平台资源,各地逐渐出现了名为“环保诉讼禁令”实为行为保全的制度试点实践。其核心特征是在诉讼前或诉讼过程中,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为了避免环境损害的发生或扩大而申请法院作出要求另一方当事人为或禁为一定行为的民事裁定。虽然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中已经构建起行为保全的基本框架,但其在环境民事诉讼领域的具体适用仍然存在立法规定粗疏、审查标准模糊、配套规则不全等问题。为了适应环境司法实践的切实需求以及提升行为保全制度在环境民事诉讼中的可操作性,一方面有必要深入了解现有的制度运行现状和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域外经验,例如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环保禁令运行实践。通过对环保诉讼禁令制度的梳理和反思,可以更好地为环境司法中行为保全制度的完善指明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统一的制度构建,避免实践中因制度概念、适用范围重叠交错带来的错位与不便。
  本文的第一章从行为保全的概念引入,明确环境司法中行为保全的内涵、廓清行为保全与相近概念的区别,同时明晰其内容框架。第二章着重介绍了在环境司法领域对行为保全进一步细化规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方面是满足环境司法发展要求、保障生态利益和满足权利救济需要的选择,另一方面能够衡平正义与秩序的要求并充分运用现有的实践经验基础。第三章结合目前各地的环保诉讼禁令试点情况,梳理了以行为保全为本质的环保诉讼禁令制度的发展难题。第四章是结合现行难题对以美国等国家的禁令制度经验进行具体分析,包括审查标准和配套制度。第五章是基于前文分析的现实难题和改善方向对行为保全在审理方式、审查标准、担保要求、救济与执行等方面的改善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制度构建的初衷。
其他文献
作为国际商事仲裁的一项新规则,快速仲裁的引入旨在解决仲裁资源的浪费、加快仲裁程序和减少当事人的仲裁费用。这种既能解决传统仲裁所存在的弊端又能够减少当事人和仲裁庭时间成本的新机制逐渐受到当事人的追捧,并逐渐在各国际仲裁机构得到广泛的引入和应用,成为当事人争议解决的一种流行趋势。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快速仲裁制度的历史发展沿革,鉴于传统仲裁制度的诉讼化趋势,快速仲裁以自身快速高效的优势,从20世纪9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第4条直接适用强制性规定,是国际私法上一种选择法律的重要方法,能够在涉外民事纠纷中主动排除域外法,直接确定相关强制性规定的适用,维护该领域的重大公共利益。本文从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和司法审判的疑难程度出发,选择对涉外担保合同纠纷适用强制性规定的司法实践进行研究。通过收集2011年4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之间发生的40个与强制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被提出以来,联大决议、国际条约、国家实践与国内立法多次引用该原则,体现了该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遵守与尊重。在“区域”及其资源的适用规则方面,这一原则已经成为一项国际习惯法规则。“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具体内涵应当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来看,“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全人类所有,公平、无歧视地共
2011年4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为法院在裁判涉外不当得利案件时提供了明确的冲突规范。该规定吸收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属人法、最密切联系原则。随着司法实践的增加,适用该规则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法。  通过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及威科先行数据库按照不同的检索式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涉外不当得利的判决书460份。在对结果进
学位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由以太坊于2015年首次引入,即满足特定条件时能够自动执行合约条款的计算机程序。智能合约可应用于金融交易、供应链等诸多领域,因其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自动执行、不可撤销等特点,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为国际贸易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目前,智能合约的法律性质尚不明晰,学术界有自助救济、计算机程序、合同三种观点,各司法管辖区将智能合约认定为合同或计算机程序。智能合约交易
学位
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已经被众多国际人权条约等国际法律文件不断确认和重申。作为众多人权条约的缔约国,我国在残疾儿童受教育权保护上尽管获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如残疾儿童受教育权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残疾儿童包容性教育得不到保障和受教育权司法救济存在障碍等挑战。残疾儿童受教育权不仅涉及到国家财政与社会保障能力等公共政策问题,而且与我国适用国际人权条约以及履行相应的国际法律义务等法律问题
引渡指一个国家或政府,应外国的请求,把本国境内的受到外国通缉、指控的人移交给外国审判、处罚的官方行为。引渡作为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打击跨国犯罪、国际犯罪,维护世界整体利益作出了突出贡献。  人权保护在引渡领域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传统引渡以国家主权与国际礼让原则为核心,强调国家利益的维护,随着人权法的蓬勃兴起,整个国际社会人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人权法的理念与价值开始向引渡
学位
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外空军事利用日益普遍,外空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外层空间继陆地、海洋、空气空间和网络空间之后,成为了武力冲突新的潜在发生地。这需要国际法从规则层面做出及时回应。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就自卫权的基本概念与行使规则、自卫权规则能否适用于外层空间、以及如何具体适用于外层空间进行了详细讨论,以期尽可能地澄清在外空适用自卫权规则的相关国际法问题。  文章第一章对国际法中自卫权
邮轮旅游产业是目前世界旅游产业中发展最为迅猛且最具上升空间的类型之一。中国邮轮旅游产业随起步较晚,但随着中国国民消费水平的显著提高、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该产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但是,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的高速扩张过程中蕴含的矛盾及隐患也不断显现,如销售模式的特殊性、各主体间法律关系的模糊性及法律规定的不完善等,实践中如发生邮轮旅游纠纷,将面临一定程度的执法困境,遭受侵害的旅客无法通过法律途径使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逐渐受到损伤。自十八大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2017年2月由中办及国办发布《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1中,提出划定生态红线,为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生态文明的建设也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部署。近几年的中央政策越来越完善,由此可见国家在生态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