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指向下高中历史主题教学模式的运用探究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283106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教学是指以某一主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为基石,以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构建具有高度动机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调动原有认知和经验,在情境和教学活动的多重作用下,促进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的锻炼,实现认知的迁移创新的一种整体性教学模式。从国内目前研究现状来看,主题教学自2008年以来受到持续关注,研究期刊及学术论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主题教学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推崇的教学模式之一,然而实际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应用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依旧不多,传统教学模式遗留问题严重。本文旨在运用相关理论基础,将实习期间同时授课的两个平行班级作为调查对象,分别运用主题教学和传统教学操纵调控实验对象,通过前后测学习成效的对比分析,总结高中历史主题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及教师教学有效性作用,并针对其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局限性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获得教学上的发展与提高。本文拟分为五个章节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第一章展开主题教学的相关概述。教育领域的主题是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和总领框架,历史学科的主题教学是指以某一具有现实教育意义或是具备历史思维锻炼的主题为中心内容,以创设历史情境、设置阶梯问题为导向,以学生合作分组探究为学习形式,通过学习学生大脑认知结构不断升级替代低阶认知,不断促进情境代入、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和沟通合作能力的增强,最终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目标的一种整体教学模式。同时笔者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了历史主题教学整体性、情境化和现实性的主要特征,教师需要充分把握特征,展开历史教学。第二章分析高中历史主题教学的可行性及功能价值实现。主题教学符合高中历史教育综合性和人文性的自身特点,是改变高中历史教学存在问题的必要手段之一。新教师教学基本功“硬伤”问题和老教师的职业倦怠导致课堂教学方式出现显著误区,教学立意的缺失和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通过主题教学找寻回来。同时历史主题教学能够适应学生高考测试命题趋势,以及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是历史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主题教学有利于历史学科的认知功能和教育功能的价值实现。认知功能的实现是指学生能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育功能的实现是指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和家国情怀素质的潜在内化。第三章具体展开对高中历史学科主题教学的策略研究。结合优秀一线教师的教学案例,研究分析高中历史主题教学的策略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应用到历史教学实践当中。教学策略包括主题的教学设计、课堂高质量的环境创设及教学评价的多样化运用三个方面。主题的设计策略应以历史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为落脚点,以学科大概念为主线;课堂高质量环境的创设策略应时刻牢记围绕主题中心,选择历史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及构建学生活动课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主题教学模式互相作用,不断促进。学科核心素养为历史主题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内容整合和教学活动设计提供支点,历史主题教学为指引学生历史学习活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服务。第四章以《两次鸦片战争》为案例展开主题教学模式的策略阐释。本节课的主题确定为“两种文明的冲突与碰撞”,教学流程由三个环节组成——两种文明的对峙、两种文明的较量和两种文明的对话,教学重点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对中国的深远影响,难点为鸦片战争的性质及不平等条约的概念解释。在掌握课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下设计问题探究活动和多种教学评价标准,以期促进历史主题教学实践的顺利展开。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前后两次对两个班级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历史学科能力进阶变化进行测试统计,分析数据趋势变化,辅证说明主题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效。第五章从自身教学实践体验出发,指出历史课堂的现状问题及针对问题提出个人改进建议。由于主题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素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均有较高水平要求,然而在普遍情况下,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情都有一定欠缺,主题教学距离常态化施行仍有较大难度。因此主题教学的持续推进需要教师不断提升教学专业素养和人文知识内涵,同时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转变,不断突出历史学习的主体地位。
其他文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会遇到很多易读错的地名。而误植或误读又常见于各类媒体平台。这些易读错的地名,又往往蕴含有较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期刊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力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型课程。其课程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切入点,本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时代性,为政治课教学和社会生活之间构建起一座联系的桥梁。而生活化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生活化教学,可以将学科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位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巅峰时期,产生了众多文学经典著作,民间广为流传的四大名著即诞生于这一时期,该时期小说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学生通过细读明清小说了解古代生活,领略艺术特点,丰富人生体验。在教学中,明清小说存在泛语文化、模式化现象,学生细读小说作品受历史文化语境限制,导致明清小说文本细读教学低效,加之,受社交媒体的片段式内容影响,学生获取的碎片化内容难以建立完整架构,
学位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小说选篇中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学生学习这些民俗文化内容能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增加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据调查发现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民俗文化教学仍然有待提高。本文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小说选篇为中心,分析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调查民俗文化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教学策略建议。如何在中国小说篇目中有效利用民俗文化教学是
学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自此整本书阅读成为研究的热点,教师积极探索、践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关系学生的阅读品质,影响学生的阅读素养。目前,已有较多针对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但聚焦小学中高段的较少。本文以整本书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小学中高段
学位
爱国主题古诗词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爱国主题古诗词教学存在重文本、轻情感,尚未形成过程化、多样化评价等问题,项目化学习以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为驱动开展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将项目化学习理论引入初中语文爱国主题古诗词教学中,能为初中语文爱国主题古诗词教学探索出新路径、新策略。在分析项目化学习的内涵及
学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彰显优势,信息技术学科已成为中小学校的必修课程。国务院发出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学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且更注重学习过程。有研究表明,学习投入度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观测指标,并对学习效果起着正向的预示作用。然而,有学者调查发现,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并不高,这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环境
学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的育人方向更趋于学生核心素养,问题驱动教学法正是适应于新课程改革的一种课堂教学实践。思想政治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要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要求。问题驱动教学法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利于顺应课程改革方向,有效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核心素养。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课例研究法等研究问题驱动教学法
学位
口语交际被列为学生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将“口语交际”列为五大模块之一,但口语交际教学出现“边缘化”、“重文轻语”、“听得多说得少”的现象。随着统编版教材在全国统一使用,如何为口语交际教学寻求新的发展,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些都是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近年来,教育戏剧凭借“寓教于乐”的特点应用于学科教学,相关研究表明教育戏剧的理念与语文学科教学相契合。基于此,研究者尝试将教育戏剧应用于小
学位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持续发展使移动学习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移动学习在各种教学实践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学术界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无残疾的学生身上,普遍缺乏对特殊教育领域的关注。受限于听障生听力损伤的生理特点,我国的听障生英语教学也一直是听障教育中的难题,传统听障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记忆单词效率低、适合听障生的移动学习资源稀缺等,都导致了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本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