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教师课堂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实施已有十年,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了语文教师教学的一种理念。但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在本研究中,为了找出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课堂提问的差异,笔者试图在编制一个评价工具的基础上,以教师的课堂实际表现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笔者制定出关于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评价标准框架。通过专家寻函对标准框架进行修订,最终确立了评价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该框架的一级维度包括:教师设问阶段;师生交流阶段;教师理答与评价阶段。其中,教师设问阶段包括提问意图、问题难易度、问题间层级与逻辑性三个二级要素指标;师生交流阶段具体包括教师提问阶段和教师侯答阶段,前者包括提问时机、表达效果、学生参与度、提问形式、数量和节奏和物理环境六个二级要素指标;后者包括等待时间运用、观察与倾听;两个二级要素指标;教师理答与评价阶段包括相机诱导、评价态度与语言、学生回答准确度的反馈三个二级要素指标。运用制定好的评价标准,笔者对收集到的适合研究的20节中学语文课进行分析。该分析主要从提问数量和教师提问在评价标准各维度上的有效性百分比进行分析,分析后对差异进行了讨论。从分析得知,教师提问数量的不同是由于教师的提问意图及对问题的设计的差异造成;而各维度的差异是由于教师专业知识及对知识的组织运用和教学经验的不同造成的。最后,根据所得出的数据对差异较大的四个维度,即问题间层级与逻辑性、等待时间的运用、相机诱导和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以教师课堂实录的片段展开分析,并对不同教师执教同一课文《散步》的课堂提问进行分析,两种分析都再一次明确了两类教师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普通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从问题设计、提问时机与表达,等待时间的运用,观察与倾听以及相机诱导六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