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组成及乙酸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的肠道菌群组成目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围产医疗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技术迅速发展,超/极早早产儿和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明显提高,导致BPD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肺部疾病的密切关联。因此本部分研究从肠道菌群入手,通过收集BPD组和对照组患儿出生后第7天和第28天的粪便样本,使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早产儿肠道菌群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早产儿中BPD和对照组肠道菌群变化,为BPD的防治提供临床数据。方法:(1)纳入标准:出生后24小时内收治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出生体重<1500g、胎龄<32周并且需予以机械通气(无创或者有创)的早产儿。纳入研究需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1)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2)中枢神经系统畸形;3)呼吸系统畸形;4)消化道畸形(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5)其他畸形:膈疝、染色体异常等;6)家属不愿意参加。BPD的诊断采用2001年美国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NICHD)通过的关于BPD的诊断标准。研究分组:按照BPD的诊断标准,把最后发展为BPD的早产儿纳入BPD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非BPD早产儿,依据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产前产后是否使用抗生素等基本情况与BPD组按照1:1相匹配。使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的组成变化情况。结果:一:临床信息: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6例,对照组和BPD组各8例。BPD组和对照组患儿均为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NICU的早产儿,两组研究对象在出生体重、胎龄、性别比例、出生方式、喂养方式、有无败血症、有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无妊娠期高血压、产前抗生素使用、产后抗生素使用天数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二:样本高通量测序结果:(1)菌群多样性分析:第7天时,BPD组多样性指数较对照组高(p<0.05)。第28天时,对照组多样性指数较BPD组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从第7天到第28天,对照组的多样性指数明显升高(p<0.01),BPD组的多样性指数增加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菌群构成:在门水平,第7天时,两组中均是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占主要,BPD组还有较少的放线菌门。BPD组厚壁菌门丰度较对照组低(p<0.05),而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p<0.05)丰度较对照组高;在第28天时,两组仍然以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BPD组变形菌门较对照组高,而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较对照组低,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从第7天到28天,对照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p<0.05),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增加(p<0.05)。在BPD组,随着时间变化,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降低,而变形菌门丰度增加,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总之,在7天和28天,BPD组变形菌门丰度始终高于对照组,厚壁菌门丰度始终低于对照组。放线菌门丰度在第7天时,BPD组高于对照组。在属水平上,第7天时,BPD组菌属丰度前六分别是: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不动杆菌属、链球菌属、乳杆菌、狭义梭菌属。对照组菌属丰度前六分别是:梭菌、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乳杆菌、链球菌属、狭义梭菌属。其中BPD组克雷伯氏菌属(p<0.05)、韦荣氏球菌属(p<0.05)丰度均高于对照组。第28天BPD组菌属相对丰度前六分别是:韦荣氏球菌属、狭义梭菌属、克雷伯氏菌属、梭菌、不动杆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对照组菌属丰度前六分别是:狭义梭菌属、肠球菌属、Lachnoclostridium、链球菌属、克雷伯菌属、拟杆菌属。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菌属为Escherichia-Shigella(p<0.05),BPD组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较对照组高。BPD组第28天克雷伯氏菌属(p<0.05)、肠杆菌(p<0.05)丰度高于第7天。在对照组,第28天狭义梭菌属(p<0.05)和Lachnoclostridium(p<0.05)丰度高于第7天,葡萄球菌属(p<0.05)丰度明显低于第7天。结论:第一部分使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BPD组和对照组早产儿肠道菌群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BPD发生前,肠道菌群多样性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且机会致病菌较对照组增加。结果提示应该尽早关注早产儿肠道菌群变化,及时发现BPD易感性高的早产儿。同时需要进一步多中心的大样本临床研究来提供更为充分的数据。第二部分乙酸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作用研究目的:BPD是早产儿常见的肺部并发症。短链脂肪酸是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产物,其抗炎功能众所周知。短链脂肪酸在BPD中的作用尚未研究。因此,我们通过检测BPD小鼠肠道菌群和血清中短链脂肪酸水平,再予以相应的实验干预BPD小鼠,研究短链脂肪酸对BPD小鼠肺部炎症和肺损伤的影响。方法:1.收集BPD和对照组小鼠粪便和血清。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短链脂肪酸的水平,并使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研究分析各组小鼠肠道菌群。2.动物实验:C57BL/6小鼠在出生后第3天随机分为三组:空气对照组、高氧BPD组和高氧+乙酸(250m M,0.02ml/g)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组小鼠血清短链脂肪酸的水平,并使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研究分析三组小鼠肠道菌群。使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评估三组小鼠肺部损伤和炎症情况。ELISA和RT-PCR检测TNF-α、IL-1β、IL-18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3.细胞实验:用LPS和ATP建立分泌NLRP3炎症小体的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模型,然后用乙酸和GPR43拮抗剂干预细胞。RT-PCR检测炎症因子IL-1β和IL-18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结果:1.与空气对照组小鼠相比,BPD小鼠肠道变形菌门(p<0.001)相对丰度增加,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p<0.05)降低,并且BPD小鼠血清中乙酸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2.与空气对照组相比,BPD小鼠存活率降低,肺损伤严重(RAC p<0.001;MLI p<0.001),肺内巨噬细胞聚集较多(p<0.001)。RT-PCR和ELISA均提示IL-1β、IL-18、TNF-α(p值均<0.001)表达增加,RT-PCR检测GPR43表达降低(p<0.001),Western blot检测NLRP3和Caspase-1表达增加(p值均<0.01)。乙酸处理BPD小鼠后,BPD小鼠肺损伤减轻(RAC p<0.001;MLI p<0.001),肺内巨噬细胞聚集减少(p<0.05),肺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18表达降低(p值均<0.001),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也降低(p值均<0.05),而GPR43的表达则增加(p<0.001)。并且乙酸干预之后,BPD小鼠中变形菌门的丰度显著降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增加。3.在A549细胞中发现,不同浓度乙酸干预A549细胞之后,可以明显降低LPS和ATP引起的细胞炎症。在m RNA水平,与LA组相比,5A-LA组和10A-LA组,IL-1β和IL-18的表达均降低(5A-LA:IL-1βp<0.05 IL-18 p<0.01;10A-LA:IL-1βp<0.001 IL-18 p<0.001)。在蛋白水平,与LA组相比,5A-LA组和10A-LA组Caspase-1和NLRP3的表达也降低(5A-LA:NLRP3 p<0.05 Caspase-1 p<0.05;10A-LA:NLRP3p<0.01 Caspase-1 p<0.01)。在加入GPR43拮抗剂之后,与10A-LA组相比,IL-1β(p<0.01)、IL-18(p<0.05)、NLRP3(p<0.05)、Caspase-1(p<0.05)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升高。说明GPR43拮抗剂可以部分逆转乙酸抑制炎症的效果。结论:BPD小鼠和对照组小鼠肠道菌群有明显差异,并且BPD小鼠血清中短链脂肪酸水平降低,尤其是乙酸显著降低,提示乙酸可能在BPD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用乙酸干预BPD小鼠之后,发现BPD小鼠肺部损伤减轻,炎症缓解,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降低,并且可以调节BPD的肠道菌群的变化。而且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乙酸通过激活GPR43的表达发挥了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作用。因此,乙酸作为肠道菌群重要的代谢产物之一,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抑制NLRP3相关蛋白的表达,在BPD的疾病进展中发挥了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NLRP3(NOD-1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three)炎性复合体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诱导炎症细胞因子(如IL-1β和IL-18)的成熟和分泌,促发炎症级联反应。近期实验研究表明,活化的NLRP3炎性复合体能够促进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加重神经功能损伤。ATF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
目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儿童常见的原发肾小球疾病,也是引起我国儿童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疾病之一。由于其病因的复杂性及异质性,目前对于该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仍十分有限。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免疫功能紊乱及免疫炎症是PNS发病的重要机制,多种固有及适应性免疫应答异常可能参与PNS的发生发展,其中T细胞相关免疫应答失调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
第一部分Rab5a是RSV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复制所必需的宿主蛋白目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世界范围内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病原体之一,且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特异性药物进行治疗。呼吸道上皮作为抵抗RSV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抗病毒免疫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上皮中其宿主蛋白在抵抗病毒感染的作用尚不清楚。Rab家族蛋白作为囊
第一部分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川崎病早期诊断预测因子及预测模型构建目的:川崎病(K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组织血管炎症性自身疾病,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好发,目前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KD的延迟诊断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因此本部分通过大数据回顾性研究,建立一种诊断模型来帮助早期鉴别KD和其他发热性疾病患儿(FCs),以便及时诊断KD并提供积极的治疗。方法:(1)回顾性收集20
背景: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全身性的自限性系统血管炎,年龄在3到5岁之间的儿童为主要好发人群,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s)是最突出的合发症,严重者可出现冠状动脉瘤、狭窄、血栓、心肌梗死等,现K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显示,炎症失控和免疫反应失衡在KD发病及冠状动脉损伤中起关键作用。维生素A(Vitamin A,VA)
第一部分高氧BPD模型的建立以及hucMSC-sEVs的提取目的:建立高氧诱导的新生大鼠BPD模型,提取并鉴定hucMSC-sEVs。方法:将新生SD大鼠生后立即(P0)与母鼠一起放入高氧箱(Fi O2=85%)中持续高氧,每两天交换母鼠以减轻氧毒性作用。在P3、P7、P14、P21天收集新生大鼠左肺组织,脱水后石蜡包埋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新生大鼠肺泡结构,利用Image Pro Plus软件
第一部分LncRNA NRON在小鼠和TOF胚胎心脏中的表达及细胞分布背景:既往研究表明,lncRNA NRON与心肌病、心力衰竭及肿瘤发生等相关,在细胞质中可以作为scaffold与其他蛋白质组成复合体参与蛋白质的失活、转运,或作为“sponge”隔离mi RNA,参与与调节蛋白质的功能。这些研究所关注都是的lncRNA NRON与发育完成后的心脏疾病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没有文献报道lncRNA
第一部分 川崎病患儿血清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患儿血清体外刺激人冠状动脉(冠脉)内皮细胞后E选择素(E-selectin)的表达情况,寻求E-selectin参与KD冠脉损伤的依据。方法:(1)体外培养人冠脉内皮细胞,分为正常组(HC组)、冠脉损伤组(CAL+组)、无冠脉损伤组(CAL-组),分别加入正常儿童血清、KD伴随冠脉
第一部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道菌群分析目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的急腹症,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或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肠道菌群的改变被普遍认为在NEC的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其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拟探究NEC中肠道菌群的特征,为进一步揭示其在N
第一部分Abp1过表达对足细胞损伤效应的机制研究目的:探究Abp1过表达对足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第一节:各选取6例患者病理改变为微小病变肾病(MCNS)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肾活检组织,同期匹配肾母细胞瘤癌旁部位正常肾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Abp1的表达水平。同时,选取临床信息系统20例患者(10例MCNS和10例FSGS)进行起病初期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横断面分析。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