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外电影的输入,字幕对白取代之前的配音形式逐渐普及开来。目前英语电影的字幕翻译方面,国内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对于日语动画字幕翻译的研究,现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通过查询中国知网,仅发现数篇关于日本动画标题翻译的研究。张瑜璇、龙芳的《从跨文化交际看日本动漫标题的翻译——以宫崎骏的动漫为研究对象》他从标题形式的角度进行研究,分为:完全对应型、不完全对应型、完全不对应型。戴丽娜的「日本动漫「ドラえもん」中文译名所体现的翻译策略」、韩雯的「试论日本动漫片名的汉译方式」,以本国文化为基准,分为归化、异化两大类。可见,在动画标题方面已有人进行了研究。他们虽然没有涉及字幕翻译,但笔者从他们的论述当中得到启发,注意到了翻译目的的重要性。笔者对字幕标准进行研究,了解到日本已经有了自己的行业规范。即字幕一行大概13-14字,最多两行。但是中国的字幕标准还没有规范,市场上的日本动画字幕大部分都是依靠民间的字幕组完成。例如,漫游字幕组、人人字幕组等等。并且,日本动画字幕翻译一直处于实践层而,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笔者希望通过对动画字幕的翻译实践和对比分析,运用翻译理论,总结字幕的翻译技巧。笔者在寻找动画素材时,虽然有很多可以选择。但是考虑到版权和观众的知晓度等因素,笔者最终选择了《漆黑的追踪者》这部动画。为了较好的分析翻译用例,得出较为信服的结论,文中除了《漆黑的追踪者》字幕的例子之外,还参照了《东京爱情故事》、《天空之城》等其他影片字幕翻译。字幕翻译不同于其他题材的翻译,有其特殊性,兼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点。翻译时,除了考虑语言材料之外,还需照顾到画面、声音等元素。字幕翻译不仅要重视意思的把握,还要控制字数,以免给观众造成观看负担。本文仅以字幕材料为中心,探讨字幕的翻译方法。笔者在着手翻译前,反复观看了整个影片。对其内容、人物性格、主题、语言特点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漆黑的追踪者》在柯南、警察、恐怖组织、杀人犯之间展开。从故事情节来看,这部动画构思非常巧妙,当中包含了许多谜团事件和惊险刺激的打斗场面。从观众年龄层次来看大部分是青年人,他们喜欢视觉冲击感强、悬念大的影片。因此在翻译这部动画时,应该使翻译效果充分反映出这部动画的特点,以回应观众的期待。这些要求刚好与弗米尔的目的论不谋而合。所以,本文选择使用弗米尔的目的论来分析字幕翻译。本文使用目的论中的三原则,即目的性、连贯性、忠实性来作为翻译是否合适的标准。在忠实性中,笔者进一步把忠实性细分为内容、形式、效果。最终以得分的高低来检验翻译内容。表格打分的形式较为清晰、客观的说明了不同版本翻译之间的不同。在翻译实践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在间语方面,有因为文化差异找不到对应词语的难译词:有语言发音特点而出现翻译困难的词。在句子方面,遇到了歌曲题材翻译、省略文翻译等等。面对这些困难,笔者把他们先还原到对应的语境下进行考虑,最大限度地还原动画特点和回应观众的期待,重视动画的表现意图。除了重视动画表现意图外,我们还要注意到字幕本身的特点。为了不影响动画观看效果,字幕不宜过长,所以笔者预测字幕翻译一定会用到省略法。实践过后也证实了笔者的想法。然而,加译法的运用超出了笔者的预想。这是跟笔者之前预期的省略法完全相反的翻译方法。但是加译法使语境更加自然,增加了句子的连贯性,减轻观众理解的负担。经过5个月的翻译实践及分析,本文最终总结出了注释法、形式对应法、意译法、省略法、加译法等。目的论的三原则对动画字幕的翻译发挥了指导性、规范性的作用。今后将继续使用目的论,研究其他题材的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