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鹅大肠杆菌病(Goose Colibacillosis)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蛋子瘟”。2周龄以内的雏鹅多发,引起败血症、肠炎和脐炎等多种病型;成鹅引起卵黄性腹膜炎,使母鹅产蛋率明显下降。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造成鹅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给养鹅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鹅源大肠杆菌血清型多,基因型也具有多样性,不同分离株携带的黏附素、摄铁系统、毒力岛、溶血素等毒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鹅大肠杆菌病(Goose Colibacillosis)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蛋子瘟”。2周龄以内的雏鹅多发,引起败血症、肠炎和脐炎等多种病型;成鹅引起卵黄性腹膜炎,使母鹅产蛋率明显下降。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造成鹅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给养鹅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鹅源大肠杆菌血清型多,基因型也具有多样性,不同分离株携带的黏附素、摄铁系统、毒力岛、溶血素等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种类和数量不一,这些因素为本病的防治带来了困难。为了确定本地区鹅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黑龙江部分地区鹅大肠杆菌病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耐药性及基因分型,为本地区鹅大肠杆菌病的防控奠定基础。鹅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对黑龙江大庆周边地区(大庆、安达、齐齐哈尔、黑河、讷河、绥化、青冈、泰康)的鹅养殖场发病鹅采集肠道和肝脏等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生化试验和16S r RNA等鉴定。结果从178份发病鹅分离鉴定出148株大肠杆菌,检出率为83%。鹅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采用PCR方法对148株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对检出毒力基因的菌株进行小鼠攻毒试验,观察致病情况,对发病死亡小鼠进行病理剖检及回归试验。结果显示:检出9种毒力基因组合,主要的毒力基因为iuc D、Pap A、Omp A、Tsh检出率分别为91%、90%、89%、86%,Ler、ibe A、iro N未检出。对检测出毒力因子菌株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确定80个分离株引起小鼠死亡,具有较强致病性。采用K-B纸片法对致病菌株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鹅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较严重,多重耐药菌株占85%,对庆大霉素、左氧沙星敏感,敏感率分别为57%、71.5%。耐药程度最高为四环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100%、85%、86%、83%。多序列位点分型:通过PCR扩增多个管家基因(din B、put P、pol B、trp B、pab B、icd A、uid A.、trp A),对致病菌株进行多序列位点分型(MLST)鉴定,结果显示:鹅源大肠杆菌致病菌株中分为54个ST型,呈现多样性。ST131、ST208、ST178为本地区主要流行的ST型,检出率分别为15%、14%和5%。综上所述,黑龙江大庆周边地区鹅源大肠杆菌分离率较高,大部分菌株携带毒力基因且具有致病性,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严重,多序列位点分型呈现多样性。本研究为本地区鹅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作物长势信息监测,使用冠层信息进行反映仍是主要手段。得益于无人机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遥感相机获取农作物冠层信息成为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长势监测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之一。但遥感图像受飞行高度、成像角度等因素影响,导致合成结果清晰度差、有效信息重叠等问题,直接影响对作物长势信息的判断,影响监测效率。研究冠层图像融合方法,可实现作物长势信息参数的准确提取,为作物长势判断和精准施
为进一步响应黑龙江省提出在松嫩平原建设了世界一流的现代牧业,以响应北大荒集团九三管理局的迅速发展。秉承平等重视数量和质量的原则,生产和加工优质苜蓿是增加牛奶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所需的措施之一。每逢苜蓿的收获恰逢雨季,天气条件的变化容易发霉或腐烂,从而导致品质下降和养分流失。为了减少苜蓿的贮藏损失,使用远红外热风的组合干燥法生产成本低,干燥效率高,养分保持率高的特点。本文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苜蓿草干燥过程
奶牛乳腺炎(Bovine mastitis)是危害奶牛健康和影响奶业发展常见而重要的奶牛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重要病原菌。随着S.aureus的耐药性不断增强,特别是多耐药性菌株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无抗奶的要求,使用药物治疗S.aure us引起的奶牛乳腺炎无效且受到严格限制。因此,人们积极探索使用疫苗来预防S.aureus引起的奶牛乳腺炎。在此前的研究中,我们已
随着人们对于奶制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奶牛的的饲养方式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奶制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奶牛舍的环境质量,奶牛舍内气流速度、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有害气体的浓度是影响奶牛健康、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中国北方封闭式奶牛舍因通风与保温之间的矛盾致使奶牛长期生长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以及自动化控制水平较低等问题,本文选择大庆市犇康牧业一封闭式泌乳牛舍为试验牛舍,对奶牛舍内部温度、相对湿度、
腹泻是新生犊牛常患的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给世界各地养牛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犊牛腹泻的病因较为复杂,感染性因素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因素,如牛轮状病毒(Bovine retrovirus,BRV)、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 virus,BC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E.coil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已经不限于饲养模式,更多关于动物情感的研究被提出。现代化养猪生产中繁殖母猪依然主要使用限位栏进行饲养,母猪的生理机能、繁殖年限、淘汰率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长期身体的不适还会导致母猪慢性应激,严重损害了母猪的福利。同时,在狭窄、贫瘠的饲养环境中母猪多种正常行为受到限制,进而导致心理挫折。因此,在生产中通常母猪表现严重行为规癖的同时伴随心理的异常,母猪的行为及心理都
体况是奶牛营养储备水平的一种体现。体况管理不当对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有不利的影响,会给奶牛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尽管国内外已有奶牛泌乳周期的体况管理目标,但是存在着标准不一致,集约化牛场重视不够,控制效果不一的问题。为此,本研究通过二个试验“四个集约化牛场奶牛泌乳周期体况、生产性能和健康的调查研究”、“奶牛围产期体况损失对代谢、生产性能、健康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评估集约化牛场奶牛体况管理的效果,为今
奶牛酮病是集约化牛场常见的主要代谢病之一。围产期是奶牛酮病高发的关键时期,此期保健措施不当是奶牛产后酮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会给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以及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尽管国内外集约化牛场已经普遍应用丙二醇作为奶牛围产期酮病保健制剂,但是丙二醇的应用剂型、剂量、时机和持续期等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缺乏规范和标准。为此,本研究通过“集约化牛场泌乳奶牛围产期酮病保健效果的调查研究”和“奶牛酮病的丙二
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是引起猪塞内卡病的主要原因,其临床症状与其他水泡疾病相似而常被忽略,造成养猪业的经济受损,制约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但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疫苗,近几年来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019-2020年我国部分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猪群SVA流行病学调查,分析SVA在我国的三间分布与毒株进化情况。并构建反向遗传平台,同时为进一步研究SVA致病机理、构建标记疫苗等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逐渐趋向于规模、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围产期奶牛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从妊娠后期到泌乳前期,奶牛由干奶过渡到泌乳,易出现能量负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此时奶牛启动脂肪动员,诱发高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NEFA)血症和高酮血症。高NEFA血症会致使奶牛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