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历时比较法和归纳分析法对“清洗”范畴诸义位意义结构的表现分上古、中古和近古三个阶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最后得出“清洗”范畴诸义位意义结构的发展规律基本为“连整性结构”到“分立结构”。全文共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综述了“清洗”范畴诸义位意义结构研究的现状,指出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阐述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本文所用的语料分上古、中古和近古三个部分。上古选用的语料是《周礼》、《仪礼》、《礼记》、《左传》、《楚辞》、《史记》、《淮南子》、《论衡》等8种。中古选用的语料是《抱朴子》、《世说新语》、《大唐西域记》、《白居易诗》、《祖堂集》、《太平广记》、《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敦煌变文选注》等9种。近古选用的语料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红楼梦》、《儒林外史》、《儿女英雄传》、《唐文拾遗》等9种。第二部分,论述上古时期“清洗”范畴诸义位的意义结构。本章所考察的“清洗”范畴的代表字一共是五个,即“沐、浴、盥、洗、澡”。本章中每一节以这五个字为统帅,运用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各字义位的意义结构发展情况。第三部分,论述中古时期“清洗”范畴诸义位的意义结构。本章除考察“沐、浴、盥、洗、澡”这组“清洗”范畴诸义位的意义结构外,在最后一节运用历时比较法与上古时期做了一些对比。第四部分,论述近古时期“清洗”范畴诸义位的意义结构。本章考察了近古时期“清洗”范畴诸义位的意义结构发展情况,同时在本章最后一节运用历时比较法与上古、中古时期做了一些对比。第五部分,演化过程和规律。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总结,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第一,“沐、浴、盥、洗、澡”这五字义位的发展在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平衡性。第二,“沐、浴、盥、洗、澡”这五字随时代的发展语素化的程度不断提高。第三,中古时期“洗”字逐渐取代各“清洗”范畴的字而主要表示“清洗”义出现在书面语之中。第四,“沐、浴、盥、洗、澡”这五字意义的发展趋势较为复杂,新义与旧义在某一时期可能同时存在并用,并且新旧义的发展也具有反复性。第五,“清洗”范畴诸义位的演化过程如下:“沐”:上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大于分立结构使用频率)→中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小于分立结构使用频率)→近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小于分立结构使用频率)。“浴”:上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中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大于分立结构使用频率)→近古时期(连整性结构)。“盥”:上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大于分立结构使用频率)→中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小于分立结构使用频率)→近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大于分立结构使用频率)。“洗”:上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大于分立结构使用频率)→中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小于分立结构使用频率)→近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小于分立结构使用频率)。“澡”:上古时期(分立结构)→中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小于分立结构使用频率)→近古时期(分立结构)。“沐、洗和澡”字义位的意义结构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为连整性结构到分立结构,“盥”字发展到现代时期基本表示“清洗”是一种分立结构,因而“盥”字义位的意义结构发展轨迹也可以归结为连整性结构到分立结构。“浴”字发展到现在都是以语素的形式呈现,但是其“洗身”义仍然保留,因而“浴”字在现代时期其义位的意义结构仍旧是一种连整性结构,其发展轨迹可以归结为:连整性结构→连整性结构与分立结构并存→连整性结构。总之,各“清洗”范畴诸义位的意义结构演化规律基本为“连整性结构”到“分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