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功能区的企业间创新网络合作研究——以成都市汽车产业功能区为例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ing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世界经济出现衰退,美国、法国等部分发达国家以及台湾等地部分区域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发展,甚至增长。学者研究发现这些地区存在着某些共性,区域内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企业之间又存在着高效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形成了高度灵活的生产协作网络,企业之间通过集聚形成了创新网络。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力实行,国内外以及国内地区间的企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国的企业集聚现象逐渐以产业集聚区、产业功能区等形式出现。其中美国硅谷更成为企业集聚、创新网络的成功典范,“硅谷”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   近几年,产业功能区、企业创新网络合作作为当前实践过程中新的管理现象和经济现象逐渐成为学术界的新热点。本文基于这一现实,在产业功能区的大背景下重点研究企业的合作创新。本文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以企业创新网络合作为研究主体,以企业之间创新网络合作机制的构建为目标,结合成都市汽车产业功能区的实际情况,通过研究产业功能区与企业创新网络合作机制的互动关系,分析现有典型的创新网络体系特征,进而尝试性在成都市汽车产业功能区内部构建企业创新网络合作体系。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为理论基础,主要在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与此相关的其他理论,分析了产业功能区与企业创新网络合作机制的内涵、特征及联系,理出产业功能区与企业创新网络合作机制的联系。第二部分(第四章、第五章)为本文的的重点部分。其中,第四章是运用比较分析法、归纳与演绎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外典型的三种创新网络合作体系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在我国产业功能区内构建创新网络体系需要考虑到的因素。第五章以成都市汽车产业功能区内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从外部环境阐述构建适合产业功能区企业发展的创新网络体系,为企业创新网络合作提供各种保障。第三部分即第六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创新点。   本文尝试性在构建创新网络体系中进行创新。尝试性的提出搭建科技支持平台——“四中心一平台”,即研究机构的集聚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高端技术及产品展示中心,成果交易中介服务、金融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四中心一平台”的搭建将企业与其相关的知识资源、技术共享、人力资源、金融机构、中介服务等连接更为密切,加强企业创新网络合作体系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旅游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消费者习惯上网浏览搜寻酒店信息和发表住店体验评论。酒店在线评论是连接潜在消费者与现实消费者的纽带,汇集了大量消费者
基于成果导向对食品工程化实训教学进行设计.以生产获得具有工业化食品基本特征和要求的产品为目标,通过预期学习结果、教学活动和结果评估的组织实施,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相
为使航空发动机控制实验教学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以航空发动机控制实验教学改革为依托,基于一种快速原型原理给出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教学实验平
广东省民办本科院校的出现,从最初作为公办本科院校的有益补充,到如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圆了本省更多学子的大学梦.23所民办本科院校从城市分布上深刻改变了广东省
个性化移动学习的快速发展使得碎片式、微型式的知识需求成为学习者的共同诉求.教师教育类课程兼并理论、操作及实践内容,提出微课程微网站技术应用到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中,
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在实际语言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引起重视,认真落实。我就对语感的认识和培养问题谈谈看法。  一  听、说、读、写训练是语文科的主要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必须集中力量搞好听、说、读、写训练,才能真正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课上,教师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发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计算机应用于教学的重要体现,而美国Macro Media公司出品的Authorware是代表性课件制作工具之一.它的最大特点是用可
顾客需求的挖掘和快速响应顾客的需求成为了供应链管理的关键。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竞争的焦点不在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为能及时、准确
我是一名82岁的退休教师.rn1977年,我已经有了18年中师和中学从教经历,因恢复高考,被调入曲阜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任教.rn1980年,我有幸看到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前身《美
期刊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特别是对于高科技企业,创新更是其维持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