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壤中微生物底物利用策略及其对土壤碳截获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baobao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微生物碳转化的非专性过程决定了农田土壤碳循环特征及肥力功能,但对该过程中微生物参与策略和驱动机制(碳输入或土壤类型)以及对碳截获的控制作用还不清楚。本文基于群落水平的微生物功能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分析)和微生物残留物同位素区分技术,通过分析微生物底物利用策略、微生物群落演替动态以及微生物增殖-死亡周转的累积效应,从而系统性研究高活性碳底物的微生物转化过程和驱动机制,评价微生物功能和土壤碳转化过程的关联。基于上述目的,选取两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土壤(黑土和红壤)为研究对象,13C标记葡萄糖以1mg C g-1土壤的添加量一次性加入(仅在第一周添加)和连续性加入(每周添加),共培养8周,每周取样,联合应用土壤DNA提取-超高速密度梯度离心-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及13C富集比例测定、土壤氨基糖含量及13C富集比例测定等评价技术,探讨外源底物同化和土壤功能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动态关联,阐明土壤有机质形成和周转的微生物驱动机制。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
  1.碳源连续添加时,利用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DNA-SIP)探究微生物的底物利用策略。细菌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对外源碳底物的利用响应比较敏感,而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主要利用土壤原有组分,说明细菌营养级策略控制了底物的利用程度。土壤中细菌对外源碳底物的利用在门水平上由营养级(富营养菌)决定,对土壤原有组分的利用可能由营养级策略(寡营养菌)和土壤类型共同决定。真菌中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对外源碳底物和土壤原有组分的利用均有所响应,表明土壤中真菌对底物的利用具有广谱性特征。黑土中真菌内在固有的生长策略决定底物利用特征,而红壤中真菌对外源碳底物的利用可能会诱导真菌对土壤原有组分的利用。因此,不同土壤类型呈现不同的底物利用机制,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2.利用稳定同位素区分技术与磷脂脂肪酸分析技术(PLFA-SIP),探究微生物的底物利用策略。当外源底物短期或连续添加后,黑土和红壤中微生物APE的快速增加表明微生物对外源碳底物快速响应。真细菌比值的变化说明微生物底物利用策略会逐渐影响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真菌和细菌对外源碳底物的利用是不断竞争演替(底物连续添加)或协同共生(底物短期刺激)的。底物添加方式和土壤类型共同影响微生物对土壤原有组分的利用。黑土中底物短期添加和红壤中底物连续添加,土壤微生物倾向于利用外源碳底物,却抑制微生物对土壤原有组分的利用,微生物不断周转进而导致碳周转;黑土中底物连续添加和红壤中底物短期刺激下,微生物既可以利用外源碳底物也可以利用土壤原有组分,从而积累较多的外源碳。
  3.在微生物残留物水平上,利用稳定同位素区分技术与氨基糖分析技术(AS-SIP)相结合探究微生物对外源碳底物的积累特征。不同的底物添加方式和土壤类型使得微生物对外源碳底物的截获不同。无论以何种方式添加底物,细菌残留物组分(胞壁酸)比真菌残留物(氨基葡萄糖)更易受到外源碳底物的影响,真菌残留物组分对底物的截获和稳定作用大于细菌,细菌残留物稳定性较弱,分解能力强。碳源短期刺激下,利用外源碳底物和土壤原有组分形成的真菌残留物稳定性较高,细菌残留物分解大于积累。碳源连续添加下,黑土中利用外源碳底物和土壤原有组分形成的真菌和细菌残留物具有表观饱和性,而红壤中利用外源碳底物和土壤原有组分合成的真菌残留物随培养时间不断积累,真菌的稳定性积累更适应养分贫瘠的土壤,细菌残留物在后期多用于分解。因此土壤类型影响微生物对外源碳底物的积累特征,主要表现为低有机质土壤红壤中微生物残留物积累较快。
  综上所述,利用同位素区分技术,在群落水平分析微生物底物利用策略进而甄别功能微生物,在微生物残留物基础上探究微生物增殖-死亡周转的累积效应,从而建立与土壤碳非专性转化过程的关联。碳源的刺激和土壤类型共同影响微生物对外源碳底物的响应机制进而影响微生物从增殖到死亡的周转。碳源短期刺激下,黑土中微生物对外源碳底物响应慢于低肥力红壤,但对外源碳的积累效率较高,有利于土壤有机组分转化形成微生物残留物。随着碳源可利用性提高(碳源连续添加),两种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外源碳底物的同化及截获显著增加,但低肥力红壤中真菌残留物的形成可促进外源碳的稳定,细菌残留物的周转显著增强。因此,在土壤有机质循环中,外源底物的添加会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组分“新”、“老”物质的周转、更新和转化,从而影响微生物残留物以及其它微生物来源有机质组分的积累和稳定化机制。土壤微生物底物利用特征对探讨土壤碳截获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农田土壤碳氮的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工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化石燃料大量消耗以及农田施肥等使土壤酸化现象普遍发生,并有加剧态势。土壤酸化已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红壤是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土壤,也是中国酸性土壤最主要的分布区,当前土壤酸化现象尤其突出、危害十分严重。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肥力质量与生态功能的核心,对维持全球碳平衡也具有重要意
学位
自然生物膜是稻田生态系统土水界面重要的生物相。由于特殊的结构和复杂的群落组成,自然生物膜不仅是稻田中营养条件的调控者,也是污染物在稻田中迁移转化的重要界面。有机磷是土壤中常常被忽略的潜在磷库,自然生物膜对有机磷的矿化将对稻田磷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其矿化过程既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受到稻田环境中一些污染物例如重金属或金属纳米颗粒的影响。本研究以稻田自然生物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磷
氮肥在农田的大量施用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导致了氮肥利用率降低和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土壤酸化、全球变暖,空气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等),同时还威胁到了生态系统和人体的健康。在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需求的同时减轻环境负荷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一项挑战。施用缓/控释氮肥是目前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同时减少环境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论文研究不同类型的缓/控释氮肥在稻田施用中的农学效应和环境影响,并评估其经济
学位
土壤电化学不仅广泛应用于无机体系,在生物体表面化学性质研究中也应发挥重要作用。植物根系作为生物体的代表,是植物隐藏于地下部的重要组成,也是土壤中的养分和污染物进入植物体内的第一道屏障。植物根表面含有丰富的活性官能团,如羧基、羟基、酚羟基和磷酰基等。这些官能团解离以后使得根表面带有电荷且以负电荷为主。植物根表的带电特征影响植物对养分元素和污染物的吸收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运输。带负电荷的根系可以对
学位
华北平原是中国粮食主要生产区之一,但是土壤有机碳含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由于化肥过量施用,农田土壤产生和排放大量的氧化亚氮(N2O),不仅导致全球变暖,还会破坏大气臭氧层。生物质炭作为高度芳香化结构的含碳物质,被认为能够增加土壤固碳潜力,提高作物产量,还能减少土壤N2O排放。生物质炭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因生物质炭性质、用量、土壤环境条件和施肥管理等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本研究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
学位
水土流失是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的主要危机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凉山州是中国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优质烤烟最适宜产区之一,植烟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阻碍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探明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为植烟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凉山州会东县内植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度(5°、10°、15°、20°、25°和30°)野外径流小区开展定位观测试验,研
学位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是定量评价土壤侵蚀的科学依据与技术工具。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或其衍生模型评价区域土壤侵蚀时,地形因子(坡长坡度因子等)通常使用由地形图或航空运载数据集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估算。DEM数据精度显著影响计算的地形因子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土壤侵蚀评价精度,严重制约了土壤侵蚀模型应用。本论文选取中国五个水蚀二级类型区(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西南土
学位
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布设水土保持措施是防治水土流失的根本途径。以往国内外学者针对水土保持在水土流失防治中的作用开展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某一小区或某一流域,缺乏在区域视角下对不同尺度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与探讨。本文以南方红壤丘陵区为对象,利用水土流失监测数据、文献资料、水利普查数据、公报与年鉴资料,结合区域降雨、地形、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数据,采用GIS和RS等空间信息技术,运用Meta分析、
学位
土壤有机碳(SOC)分解调控着大气CO2浓度及土壤-气候反馈。土壤团聚体的物理保护是控制SOC分解的重要机制之一,但受团聚体粒径大小及周转动态的影响。根系活动产生的根际激发效应(RPE)对SOC分解的改变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根系驱动的土壤团聚体动态与RPE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因此,探讨植物-土壤系统中二者之间的关联将有助于深化对SOC分解过程及其机制的理解,提高预测SOC动态的能
本论文针对植被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两种恢复模式,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并结合空间代时间序列法,从植被类型、林分类型、植被自然演替和人工植被生长发育,明确了子午岭地区主要植物叶片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总体分布,分析了100a植被演替过程中叶片-凋落物-土壤系统的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内在关系,明确了黄土高原常见两种人工植被油松和刺槐林龄对叶片、凋落物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比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