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烂鳃并发胃充气病流行于每年的10月到翌年4月水温较低的季节,感染对象多为1龄中华鲟幼鲟,幼体中华鲟爆发烂鳃并发胃充气病,典型症状为:停食、活动迟缓、鳃坏死、腹部膨大、肝脏有红斑。患病鱼规格在体重78g/尾-100g/尾,体长21cm~35cm,且患病率高,治愈率低,损失惨重。目前已经对中华鲟烂鳃并发胃充气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并查明了的病因。本文主要研究了患病后中华鲟各内脏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及血液中各成分变化情况,并分离到该病疑似病原,最后综合病原、机体与环境等因素提出一种有效的防控方法。
10到11月份以及3到4月份,随着水温的变化,病原感染鱼体鳃部,进而引起鳃、肝、肾和脾组织病变。为了说明中华鲟在患烂鳃并发胃充气病后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本试验采用徕卡全自动组织脱水浸蜡机及MICROM全自动切片染色机制备病理切片。组织病理结果表明,中华鲟烂鳃并发胃充气病的鳃组织病理变化实质上是一种炎性反应。前期症状不明显,仅鳃组织出现变性、渗出,鳃小片上的一部分单层扁平细胞(亦称呼吸上皮细胞)发生肿大变性,呈肥大和变圆状态。在疾病发展的后期,病鱼鳃小片坏死脱落,胃充气膨胀,肝脏组织淤血,中央静脉及窦状隙扩张,血细胞大量聚集,肝细胞空泡化。肾脏组织水样变性,脾组织内嗜碱性颗粒明显增多。
中华鲟在患烂鳃并发胃充气病后,除了在鳃及内脏器官上有明显的病变以外,其血液内的相关因子也有较大变化。本试验利用BS-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病后血液中各重酶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中华鲟幼鲟在患烂鳃并发胃充气后,其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急剧升高,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显著下降,白蛋白,球蛋白含量下降,在所测试酶中,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下降,碱性磷酸酶含量上升,尿素在血液中含量变化不显著,甘油三酯和肌酐含量下降,总胆红素含量升高。
为了查明该病的病原,本试验于2008、2009年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嘉定暂养基地出现的中华鲟烂鳃并发胃充气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并采集发病期间临床症状明显的濒死鱼,取其皮肤、鳃及内脏器官上病变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培养,经两次纯化后挑取单菌落接种到普通营养琼脂斜面培养,4℃冰箱保存保种。采用常规K-B纸片法,选取市售21种抗菌药纸片,根据《现代诊断学手册》标准,判定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同时,采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药敏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21种表明青霉素G,四环素,红霉素等对分离菌无效果,甲氧胺嘧啶效果最佳,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新霉素,环丙沙星等次之,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卡那霉素又次之。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试验分离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鉴定结果的可信度为100%。
根据中华鲟烂鳃并发胃充气病流行规律和细菌性疾病的特点,防控该病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是以预防为主。对该病主要采取杀灭和抑制细菌,切断细菌传播途径,同时提高中华鲟自身抵抗该病的能力和改善水质等综合性措施,达到控制该病发生和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