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reinforced Polymer,简称GFRP)以其质轻高强、耐腐蚀强和可设计性高等优越的性能,应用日益显著。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国内外已经建成多座GFRP拱桥,但对于其稳定性研究却很少见。本文首次开展了任意径向集中力作用下的GFRP圆弧拱的试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次设计了拱结构任意径向加载的试验装置,对不同矢跨比和铺层方式的GFRP圆弧拱进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reinforced Polymer,简称GFRP)以其质轻高强、耐腐蚀强和可设计性高等优越的性能,应用日益显著。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国内外已经建成多座GFRP拱桥,但对于其稳定性研究却很少见。本文首次开展了任意径向集中力作用下的GFRP圆弧拱的试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次设计了拱结构任意径向加载的试验装置,对不同矢跨比和铺层方式的GFRP圆弧拱进行多点径向加载试验,并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1)GFRP材性试验。根据规范对0°、90°和45°铺角的GFRP板试件分别进行了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测得了对应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基本力学参数,为GFRP圆弧拱加载试验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提供基本的力学参数。(2)自主研发了拱任意径向自动加载试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电动滑轨、夹具组合和固定支座组成。该加载系统能实现拱的任意径向位置全自动加载,可调节加载位置、速度和加载步长,实时采集拱的荷载位移曲线,自动跟踪拱失稳过程的平衡路径,捕捉其失稳上、下极值点;系统稳定、可靠和高效。(3)任意径向集中力下GFRP圆弧拱的稳定性试验研究。获得了矢跨比1/8~1/3的GFRP圆弧拱在加载位置η分为0、0.1、0.2、0.25以及0.3的平衡路径,以及失稳上极值点和下极值点,揭示了矢跨比和加载位置对GFRP圆弧拱的稳定性影响规律;探讨了斜角度铺层(0°、15°、30°、45°、60°、75°)、三向角度铺层([0 45 90]s、[0 9045]s、[45 0 90]s、[90 0 45]s、[45 90 0]s)对GFRP圆弧拱的稳定性的影响。(4)任意径向集中力下GFRP圆弧拱的稳定性数值分析。基于材性试验参数,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18.0建立了各试验工况对应的GFRP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获得了荷载-位移曲线的数值结果,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发现二者非常吻合,验证了试验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分析了加载位置、矢跨比、斜角度铺层和三向角度铺层对GFRP圆弧稳定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现代逻辑创始人弗雷格认为专名与谓词分属不同的层次,具有很大差别;罗素、奎因等人认为专名是缩略的或人造的谓词,二者具有某种间接联系;伯奇认为专名本身就是谓词,二者具有直接联
随着互联网与社交网络的极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传统的线下社交互动也逐渐转变为线上社交互动。更加频繁的社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社交信息,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
历史研究不仅不应排斥而且必须接纳和改造所有积极而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以为己用,这是历史学不断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史无定法”正是历史研究这种包容性和创新性的体现。但是
特色小镇是新时代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国各地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创建发展取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汤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阴虚火旺)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60例门诊患者使用黄连阿胶汤结合耳穴压豆,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各10g,白芍30g,阿
在自然界中植物会遭受到各种各样的胁迫,包括冷、热、高盐、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也包括病原菌侵染、昆虫的机械损伤等生物胁迫;为了应对胁迫环境,植物经长期进化形成了系统的防御网路。JA途径广泛参与到植物的抗病过程中,深入挖掘玉米JA途径关键基因,探究其在玉米抗病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可为玉米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本实验室前期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了玉米中与拟南芥At MYC2同源的ZmMYC7基因。本研究拟
<正>近些年来,在暴涨暴跌的猪周期中,养殖者难逃"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的怪圈。随着猪周期亏损期延长,生猪价格波动风险更成为养殖业不可承受之重,在此背景下,行业对利用
随着互联网与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逐渐加深,当今社会大众的娱乐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而具备开放性与及时性的虚拟化网络直播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2017年我国游戏直播用户规模达到2.2亿,网络游戏直播用户不断增多,直播平台之间竞争也非常激烈。随着网络游戏直播的迅猛发展,学术界对网络游戏直播的重视度在逐渐上升,但关于游戏直播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宏观层面,缺少对用户行为的研究。用户是网络游戏直播
<正>体育测量评价学科属于方法学范畴,是体育科学研究工具之一,也是一门实用性非常高的应用学科。1979年我国首次明确了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性工作,同年组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