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英译本中的杂合现象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作为中国社会讽刺文学的巅峰之作,它以其丰富的思想和崇高的艺术修养对后世的小说和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译的《儒林外史》,实现了语言间的顺畅交流,文化间的差异共存,显示出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其中的翻译范式和翻译思想对于其他译者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打开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体味中国文化的窗口具有重要意义。
  “杂合”起初是一个生物学术语,主要运用于自然科学领域。渐渐地,人文和社会科学在内的许多学科开始借用“杂合”一词。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家霍米·巴巴将“杂合”引入文化研究领域,并将目光转向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不同民族间交流愈加频繁,强势文化无法肆意地侵蚀弱势文化,文化因而呈现出互相依存的特点。杂合理论指出文化间存在“第三空间”,即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可在“第三空间”共存与“协商”。在翻译活动中,杂合理论对文本背后两种文化所形成的二元对立进行解构,传统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得以用崭新的视角进行审视,在综合使用两种翻译策略时实现译文杂合,译文保留两种文化和语言特征。
  本论文以霍米·巴巴的杂合理论为视角,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译的《儒林外史》为研究对象,旨在梳理分析文本中的杂合特征,并探讨杂合译本在当今时代的文化意义。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问题以及文章基本框架。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介绍了目前《儒林外史》的翻译和传播情况,回顾了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翻译实践及前人对其翻译实践的研究,并对《儒林外史》杨译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三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首先简单概述了杂合和后殖民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然后介绍了杂合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体现,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文化和文学批评。最后在后殖民翻译理论参照下,对翻译中的杂合进行了重点分析。第四章深入探讨了杨译《儒林外史》的翻译策略。通过具体实例,讨论和评析了译者所采用的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凸显了其适度杂合的特征。第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笔者以霍米·巴巴的杂合理论为视角,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译的经典文学巨著《儒林外史》的英译本进行全景式的研究,从语言、文化、文学三个维度对译例进行分析。第六章对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局限性进行说明,为后续研究作出铺垫。
  研究发现,在《儒林外史》的翻译过程中,杨氏夫妇采用了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方法来 处理两种语言、文化和文学因素,从而进入“第三空间”,达到一种“杂合”的状态。一方面,异化为翻译过程中的主要翻译方式。杨宪益、戴乃迭夫妇选择以音译等翻译策略处理词汇翻译,并保留了一定的中文句法特征。译者在诸如惯用语、社会、物质等文化层面也多采取异化手段进行翻译。在文学维度,译者保留了中文的说唱形式和叙事技巧,体现了杂合的特点。另一方面,译者也采取了归化的手法以在一定程度上顺应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增进其对文本的理解。归化和异化相辅相成,共同造就优秀的杂合译文。
其他文献
十九世纪是西方音乐艺术百花齐放的世纪,而音乐美学领域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盛况。传统的音乐美学历史研究,主要从十九世纪音乐美学各主要思想流派之间交锋与对立的角度来对这一时期加以考察。但这还不足以概括十九世纪音乐美学演进历程内含的逻辑。这诸多思想流派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要为音乐自在而独立的对象价值提供一种解答。  通过对西方音乐文化历史形态的考察,会意识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中,音乐都缺少一种艺术门类
学位
战争总以狂飙突进式的破坏力摧残人的身心,先辈将经历抗日战争的巨大痛苦一写入词,留下了读不尽的悲酸。抗战词坛中的“战争书写”记录了此时期外患日亟、社稷倾圮加给国民的创伤,而以至刚至大的勇气血性、自动自觉的民族精神发前人未发之语,以词搴旗拓路、以笔代戈杀敌,充分发挥了词体鼓吹宣传、凝聚人心的社会功能。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讨论抗战词坛为词体适应世运变迁而做的理论准备,整体表现为两条线索,一是出现
学位
明清是中国古典戏曲走向完善并获得长足发展的繁盛时期,作家众多,作品也如雨后春笋随之不断涌现。蒋士铨作为“雅部之殿军”,其历史剧创作,尤见其个人情怀与戏剧创作理想,在清中叶的戏曲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蒋士铨历史剧创作进行研究,从创作心态、情节内容、思想观念、叙述技巧等多方面,比较分析了蒋士铨历史剧与前代史传作品和同题材的文学作品的异同,并结合蒋士铨同时期的诗歌梳理出其历史剧推陈出新背后的情感
学位
在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唐代山水游记中所展开的关于唐代生态审美观的研究是可观的。一方面,这体现了唐代儒释道三教融合所形成的对山水自然的观看之道,这种由哲学思想层面影响文人自身的自然审美观,继而下沉至山水游记文学作品中,因此表明了从文学美学角度,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生态美学意蕴。然而,另一方面,一次的山水审美经验是暂时的,而且由于文人自身遭遇的诸多其他因素,自然审美欣赏中的生态性并不
学位
“诗画一律”是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中的重要命题。自北宋苏东坡首倡此理论以来,学界景从如云。但进入二十世纪,有关“诗画一律”的合理性争议极多,辩论纠缠枝蔓。诗与画能否一律?诗与画在何处一律?“诗画一律”是实然还是应然?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答。“诗画一律”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组命题虽经常混用,但在考察过相关的研究文献后可以发现二者有不同的适用范围,这是解开“诗画一律”争议的关键。“诗画
学位
《楚辞》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巨著,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经久不衰.然而却少有人从现代语言角度,对其进行专门研究.该文从现代语言学的 个领域——词汇学入手,对《楚辞》是最具特色的词汇种类——联绵词,进行究尽性分析和探讨,以便能为《楚辞》和联绵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份专书的资料.全文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前言.概括介绍《楚辞》及其作者,包括论文选题依据和版本选择.第二部分,联绵词研究综述.简要描述
学位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和外交方面进入高度话语意识时代。为了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和外宣翻译至关重要。  外宣翻译关乎国家形象,是国家对外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新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当代特色话语权受到世界范围内的极大关注。汉语流行语作为中国特色话语的一部分,其英译本翻译对于讲好中国故事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有关流行语英译接受情况的研究十分有限。  本研究以《孔子学院》期刊中汉语流行
学位
爱丽丝·门罗是首位以其在短篇小说领域的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女性作家。她的作品风格质朴,语言轻松自然,在叙事上也独具一格,具有极其强烈的个人特色。她独特的叙事策略使得叙事研究成为门罗作品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国内学者多从叙事时间和叙事视角对门罗早期作品进行研究,而对其作品的空间叙事特征关注较少。《亲爱的生活》作为门罗最后的封笔之作,集时序颠倒、空间转换、多视角叙事等叙事手法于一体,极大地增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然而推出的一系列“中国文学走出去”项目效果并不理想,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忽略了受众的审美期待。金庸先生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代表级人物,其武侠小说深受读者喜爱。在中国文学外译屡屡受挫的情况下,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第一卷英译本一经出版便大受欢迎,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股有力的力量。对该英译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成功的
学位
乔纳森·弗兰岑 (Jonathan, Franzen 1959-) 是当代美国文坛炙手可热的小说家,被誉为“伟大的美国小说家”。他的作品顺应了美国文学现实主义的转向,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自由》是一部书写现实的皇皇巨著,映射了当代人在个体化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自由》围绕美国的一个中产阶级核心家庭展开,弗兰岑对小说人物进行了精致的刻画,描绘了他们在个体化社会中追逐自由的困惑与迷失,小说中人物所经历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