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努力实现科技产业化,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30年来,山西省的科学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综合实力都有了显著的增强,但从全省企业技术水平总体结构和技术创新能力来看,山西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以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指导,对山西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山西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中等偏下。主要表现为创新型人才短缺、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区域创新体系没有形成、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主要影响要素与现实状况的可协调性,提出了一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论文的结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技术创新研究相关基础理论。通过简要地回顾国内外技术创新研究的状况和对相关理论的阐述,形成了本文进行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山西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近年来技术创新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因素。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它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准则层和因子层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此外根据中部六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创新经费、科技机构建设、人员投入和创新产出四个方面情况的综合排序,来进一步分析、比较和印证评价的结果,从而使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第五章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评价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此章是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上,结合了全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状况和中部六省技术创新状况,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山西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1)在分群整体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从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关联性等系统的角度,对山西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2)采用了多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加权求和法,对影响山西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总因素中五个主要要素和子要素进行了排序。(3)将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的现实状况放在全国和中部六省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并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比较,增强了论文的代表性及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