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黄帝内经》运气七篇中对六气致病病症和对应的气味用药治则梳理研究,探究六气致病的病因病机以及用药五味的规律,为五运六气理论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黄帝内经》运气七篇六气位于司天、在泉、胜、复、主客相胜时位所致病症进行梳理对比分析,探寻其所致病症的病因病机规律。基于五味阴阳理论,结合六气所致病症的不同病因病机,分别对六气司天、在泉、胜、复、主客相胜致病所对应的五味治则进行梳理分析,探寻其用药气味规律。
结果:1.六气司天,其所致病症多与司天之气所克五脏的经脉的是动之病相类。对应的五味治则有二,一是基于五行生克原则,选用克制其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的药味来削弱其气,二是基于五味的特性,选用能够削弱六气司天所致的六淫的药味来削弱其气。
2.六气在泉时,所致病症主要集中在在泉之气所克之六腑及其所属经络发病。对应五味治则有二,一是基于五行生克原则,选用克制其在泉之气的五行药味来削弱其气,二是基于五味的特性,选用能够削弱六气司天所致的六淫的药味来削弱其气。
3.六气相胜,其所致病症主要为相胜之气的五行所对应的脏腑经络之气过盛而致。对应的五味治则除太阳寒水之胜外均为选用五行关系扶助其所克脏腑之气的药物。太阳寒水之胜时选用的是在五行关系上对胜气克制的药物。
4.六气之复,其所致病症主要为来复之气的五行所对应的脏腑经络之气过盛而致。对应的五味治则有三种思路:一是选用在五行上与来复之气五行同属的药味来治之。二是选用在五行关系上为来复之气所不胜之药来治之。三是基于五味的特性,选用能治疗复气所致六淫的药味来治之。
5.六气的主客相胜所致病症与其处于司天在泉时位的不同相关。六气司天影响在初之气至三之气。客气偏胜时,所致症状以司天之气偏胜为主,兼有初之气和二之气的客气偏胜所致症状。当主气偏胜时,所致症状主要为客气的影响被抑制,客气五行对应脏腑经络之气不通所致。六气在泉时,其影响在四之气至终之气。当客气偏胜时,所致症状以在泉之气偏胜为主,兼有四之气和五之气的客气偏胜所致症状。当主气偏胜时,所致症状主要为客气的影响被抑制,所应脏腑经络之气上逆所致。
对应五味治则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六气位于主气位置时,补泻原则基于《素问·脏气法时论》中的“五脏苦欲补泻”原则。其二为六气位于客气位置时,其补泻原则除与主气位置相同的部分外,又补充以额外的五味治则以平衡作为客气的六气的影响。
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黄帝内经》运气七篇六气位于司天、在泉、胜、复、主客相胜时位所致病症进行梳理对比分析,探寻其所致病症的病因病机规律。基于五味阴阳理论,结合六气所致病症的不同病因病机,分别对六气司天、在泉、胜、复、主客相胜致病所对应的五味治则进行梳理分析,探寻其用药气味规律。
结果:1.六气司天,其所致病症多与司天之气所克五脏的经脉的是动之病相类。对应的五味治则有二,一是基于五行生克原则,选用克制其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的药味来削弱其气,二是基于五味的特性,选用能够削弱六气司天所致的六淫的药味来削弱其气。
2.六气在泉时,所致病症主要集中在在泉之气所克之六腑及其所属经络发病。对应五味治则有二,一是基于五行生克原则,选用克制其在泉之气的五行药味来削弱其气,二是基于五味的特性,选用能够削弱六气司天所致的六淫的药味来削弱其气。
3.六气相胜,其所致病症主要为相胜之气的五行所对应的脏腑经络之气过盛而致。对应的五味治则除太阳寒水之胜外均为选用五行关系扶助其所克脏腑之气的药物。太阳寒水之胜时选用的是在五行关系上对胜气克制的药物。
4.六气之复,其所致病症主要为来复之气的五行所对应的脏腑经络之气过盛而致。对应的五味治则有三种思路:一是选用在五行上与来复之气五行同属的药味来治之。二是选用在五行关系上为来复之气所不胜之药来治之。三是基于五味的特性,选用能治疗复气所致六淫的药味来治之。
5.六气的主客相胜所致病症与其处于司天在泉时位的不同相关。六气司天影响在初之气至三之气。客气偏胜时,所致症状以司天之气偏胜为主,兼有初之气和二之气的客气偏胜所致症状。当主气偏胜时,所致症状主要为客气的影响被抑制,客气五行对应脏腑经络之气不通所致。六气在泉时,其影响在四之气至终之气。当客气偏胜时,所致症状以在泉之气偏胜为主,兼有四之气和五之气的客气偏胜所致症状。当主气偏胜时,所致症状主要为客气的影响被抑制,所应脏腑经络之气上逆所致。
对应五味治则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六气位于主气位置时,补泻原则基于《素问·脏气法时论》中的“五脏苦欲补泻”原则。其二为六气位于客气位置时,其补泻原则除与主气位置相同的部分外,又补充以额外的五味治则以平衡作为客气的六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