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形态参数进行精确测量,探讨黄斑裂孔形态相关参数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以明确影响黄斑裂孔视力预后的形态参数,寻找预测视力预后的客观指标,同时对前人的研究结果加以验证。方法:本实验为一项回顾性的临床研究,收集自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沈阳何氏眼科医院确诊为特发性黄斑裂孔并接受标准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手术且术后随访1个月以上患者28例(29眼)的临床资料(包括门诊病历随访记录、OCT检查结果、住院病志、手术记录),其中男性4例(4眼),女性24例(25眼),年龄52-71岁,平均年龄(63.55±4.14)岁,记录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最近随访最佳矫正视力,采用TOPCON 3D OCT-1000MARK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自带软件对特发性黄斑裂孔相关参数进行测量,记录裂孔高度(H)、裂孔最小径(MLD)、裂孔基底径(BD)、裂孔边径(M、N)、裂孔周围视网膜囊腔的径长(a1、a2、b1、b2)、裂孔周围视网膜厚度值及其穿过囊腔的长度值(A,a、B,b),基底角度数(∠A、∠B),并计算出黄斑裂孔指数(MHI=H/BD)、黄斑裂孔牵拉指数(THI=H/MLD)、黄斑裂孔孔径指数(DHI=MLD/BD)、黄斑裂孔形成因子(HHF=(M+N)/BD)、平均囊腔径长((a1+a2+b1+b2)/2)、平均视网膜水肿度((a*A+b*B)/2),平均基底角度数((∠A+∠B)/2),利用SPSS19.0软件将患者年龄、病程以及测量的相关参数和计算值与术后最近随访最佳矫正视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验证以MHI=0.5作为预测视力预后指标的可行性。结果:平均裂孔高度为410.793±58.507μm,平均裂孔最小直径为502.034±179.666μm,平均基底直径963.431±424.915μm,平均裂孔形成因子为0.686±0.178,平均黄斑裂孔指数为0.475±0.160,平均黄斑牵拉指数为0.992±0.370,平均黄斑孔径指数为0.534±0.110,平均囊腔径长为701.276±207.400,平均视网膜水肿度为69802.707±36777.202,平均基底角度数为50.750±6.288,对各参数与术后最近随访最佳矫正视力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裂孔最小直径和裂孔基底直径与术后最近随访最佳矫正视力呈负相关(r=-0.400,p=0.031;r=-0.634,p=0.000),黄斑裂孔指数和黄斑裂孔牵拉指数与术后随访最佳矫正视力呈正相关(r=0.600,p=0.001;r=0.416,p=0.025),而裂孔高度、黄斑裂孔形成因子、平均囊腔径长、平均视网膜水肿度、平均基底角度数与术后最近随访最佳矫正视力均无相关性。MHI≥0.5组术后最近随访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MHI<0.5组,MHI≥0.5组的裂孔高度值明显高于MHI<0.5组,MHI≥0.5组的裂孔最小直径和裂孔底径值明显低于MHI<0.5组。结论:1、裂孔最小直径(MLD)、裂孔底径(BD)、黄斑裂孔指数(MHI)、黄斑裂孔牵拉指数(THI)均与术后最近随访最佳矫正视力具有相关性,裂孔直径的大小是决定视力预后的主要因素。2、MHI=0.5可以作为一个界值,利用MHI值对视力的预后进行预测。3、平均囊腔径长,平均视网膜水肿度,平均基底角度数与视力的预后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