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Ni-Mn-Ga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大输出应变、高功率因子、可磁驱动的优势,使其有望满足微型传感、制动领域的应用需求。Ni-Mn-Ga合金多功能特性的来源是马氏体相变,由于马氏体相的自协作行为,导致合金实现双程形状记忆效应需要经过训练过程,难以直接实现高应变输出;另一方面,关于合金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电阻及阻抗信号的研究非常有限,缺乏对相变相关磁电阻效应与磁阻抗效应的理论机制研究。为了解决块体多晶N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i-Mn-Ga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大输出应变、高功率因子、可磁驱动的优势,使其有望满足微型传感、制动领域的应用需求。Ni-Mn-Ga合金多功能特性的来源是马氏体相变,由于马氏体相的自协作行为,导致合金实现双程形状记忆效应需要经过训练过程,难以直接实现高应变输出;另一方面,关于合金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电阻及阻抗信号的研究非常有限,缺乏对相变相关磁电阻效应与磁阻抗效应的理论机制研究。为了解决块体多晶Ni-Mn-Ga合金的脆性,本论文研究对象为一维Ni-Mn-Ga 基合金微丝。采用竹节晶结构设计策略,获得晶粒尺寸与直径相近的合金微丝,提高晶粒协调变形能力。在此基础上,对Ni-Mn-Ga基合金微丝的超弹性、形状记忆效应、磁电阻效应及磁阻抗效应进行系统研究,并寻求提高磁性能的有效方法。采用玻璃包覆法制备出沿轴向取向的Ni54.71Mn22.14Ga23.15合金微丝,研究了微丝的形状记忆效应。通过在奥氏体相中引入定向内应力,诱导产生具有有利取向的马氏体,在制备态Ni54.71Mn22.14Ga23.15微丝中实现了突出的本征双程形状记忆效应。无偏置应力下,制备态微丝表现出8.8%的本征双程形状记忆应变;10 MPa应力下,形状记忆应变为14.4%,为目前报道的较高水平。对制备态Ni54.71Mn22.14Ga23.15微丝进行超弹性训练,提高了形状记忆效应的稳定性,训练态微丝的双程形状记忆应变为7.3%,最大输出功为31 J/cm3。该微丝在室温工作窗口下具有低应力-高冲程的应用优势。探究了(Co,Cu)、(Fe,Cu)共掺杂Ni-Mn-Ga合金微丝的两种磁电阻效应机制,并建立了磁电阻效应的转变次序。在奥氏体相变结束点附近,Ni48Mn22Ga22Co4Cu4合金微丝的初始磁化过程出现磁跳跃行为,并导致磁电阻效应出现不可逆特征。磁电阻机制为在典型s-d散射机制的基础上,磁致不可逆相变引起了磁电阻效应的不可逆行为。由于磁致相变与残余马氏体含量密切相关,因此利用Fe元素调节室温残余马氏体含量来实现磁电阻机制转变。结果表明:通过增加Fe含量,有效减小了相变滞后与室温残余马氏体含量;磁电阻效应由不可逆特征转变为滞后的完全可逆特征,机制由磁致相变转变为磁化过程中析出相对马氏体的钉扎作用。进一步地,揭示了超弹性训练对磁电阻效应的影响规律,随均匀性增加,磁电阻机制的转变顺序为滞后的可逆磁电阻-不可逆磁电阻-无滞后可逆磁电阻。系统研究了超弹性训练对Ni46Mn23Ga22Co5Cu4合金微丝磁性能的影响。微丝在室温下可实现超过一万次拉伸循环,且无应变衰减现象,表现出优异的力学稳定性。超弹性训练提高了母相有序度和马氏体相的磁各向异性,从而增强了马氏体和奥氏体的磁有序和强铁磁耦合,宏观表现为微丝磁性能的提高。训练后,两相磁化强度差异ΔM增加了 6.5 emu/g,奥氏体饱和磁化强度 Ms 增加了 10.8 emu/g。研究了 Ni46Mn22Ga24Co4Cu4合金微丝的磁阻抗效应,从磁各向异性转变角度,获得了马氏体相变的磁阻抗响应规律。研究表明:交流阻抗在升温过程中出现峰值,具有对相变过程的响应能力。微丝的单轴各向异性决定了磁阻抗曲线的单峰特征;两相的磁阻抗效应具有明显差异,并强烈依赖于激励电流的频率范围。高各向异性马氏体磁阻抗值更高,具有更高的磁场敏感性。低频下,马氏体磁阻抗具有迟滞特征,产生机制为纳米尺寸马氏体变体界面对畴壁的钉扎作用。50 MHz时,获得两相磁阻抗比的最大值,为16.48%。两相磁阻抗响应差异表明,磁阻抗技术可作为表征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特征的便捷工具。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论文建立了 Ni-Mn-Ga合金微丝微观结构演变与力学性能、磁电阻效应之间的关系,并探究了超弹性训练对性能的调控机制,为Ni-Mn-Ga合金体系的多功能特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开拓了应用于传感、监测等领域的研究思路。
其他文献
金属钨的熔点高、高温力学性能及热物理性能优异。钨板、钨坩埚、钨靶材是微电子、光电技术、高温应用领域用高端装备的关键材料或核心部件。由于钨的熔点高、脆性大,其制备加工过程涉及复杂的热/力环境,导致微观组织调控非常困难。高致密化、细晶化及组织均匀化控制是难熔金属钨行业的一大挑战。本论文重点研究金属钨在烧结、塑性变形以及退火再结晶过程的组织性能演变规律及杂质元素作用规律,探究钨的细晶化及组织均匀化控制原
经冷等静压成形和真空烧结成坯的粉末钛合金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和成分可控的优势,然而由于孔隙的存在和较低的致密化程度,阻碍了其大规模应用。柔性斜轧可以实现不同规格棒材及零件的成形,具有柔性化成形的技术优势,大大节省了模具的开发和加工费用,又能够消减粉末钛合金的孔隙、进一步实现致密化,对高性能、高效、低成本制备粉末钛合金材料及零件,扩大粉末钛合金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柔性斜轧成形过程中,粉
"教学评一体化"思想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从"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评价与怎么评价"几个方向进行具体的落实。初中语文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认知状况,帮助学生解疑答惑,确定学习任务和评估标准,让实施的教学真正响应学生真实的学习要求,从而真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初中语文的作文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步步紧实的教、有量化且多元化的评帮助学生审题、立意
镍基粉末高温合金因其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耐腐蚀和抗高温氧化性能,是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件的首选材料。而获得高品质粉末是合金和盘件的基础与保障。本文以提高镍基高温合金粉末品质为出发点,围绕原始粉末-粉末存储-粉末脱气-固结成形的流程,在明确粉末表面状态在存储过程中的演变规律与粉末动态脱气行为的基础上,研究粉末存储状态和真空脱气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机制,并从粉末高温氧化角度阐明原始颗粒边界(PPB
形状记忆合金作为典型的金属智能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弹热效应、形状记忆效应及超弹性等功能特性,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其中,Co-Ni-Ga系形状记忆合金在较宽的成分区间内均可发生热弹性马氏体相变,且具有超弹应力滞后小、温度敏感性低、可操作温域宽等优点,有望应用于智能传感、驱动等领域。然而,该体系合金的晶界结合力弱,可开动滑移系少,晶体各向异性强,具有本征脆性高的缺点,其多晶材料在外力循环下极
铯铅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LED)具有宽色域、窄半峰宽等优点,在高清显示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单一卤素钙钛矿,如CsPbI3,其发射光谱波长大于680 nm,不符合高色纯度红光(波长位于620-650 nm)的需求。虽然混合卤化物组分很容易实现纯红光发射,但在电场下易产生相分离,光谱的稳定性差。利用量子限域效应,减小CsPbI3量子点的尺寸可以获得纯红光发射,然而,尺寸减小显著增加了
由于兼具5xxx系和7xxx系铝合金高强度、可焊接与耐蚀性能好等特点,基于T相及其亚稳相强化的新型Al-Mg-Zn-(Cu)合金,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轻量化材料。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提高合金中Zn元素含量、引入Cu微合金化以及利用最终形变热处理等方法,大大提高了合金的时效响应速率。但预变形的引入会在基体中产生大量不均匀分布的位错结构,诱发析出相的非均匀形核与快速长大、粗化,损坏了合金的塑性。因此,需
水系锌离子电池由于金属锌负极理论容量高(5855 mAh cm-3和820 mAh g-1)、水兼容性良好、电极电位较低(-0.763 V vs.标准氢电极)受到广泛关注。尽管如此,二价Zn2+与正极材料之间的强静电相互作用所造成的电极结构退化、扩散动力学缓慢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发展。因此,开发能够高效、稳定、快速Zn2+储存的正极材料是推动水系锌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之一。针对以上难点,
为明确荒漠生态系统碳汇是否有助于提升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问题,文章论述了荒漠生态系统碳源/汇驱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从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及植物碳同化的角度分析了植被恢复对荒漠生态系统碳汇扩增的意义。分析表明,荒漠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产生影响的因素间协同作用研究不完善,对荒漠植被及土壤碳同化过程间的联系及碳固定后的最终走向仍然不明确,给荒漠生态系统增汇研究带来了局限性。未来应更加关注植物在干旱环
双相不锈钢因具有优秀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已广泛用于海洋油气开发。然而,已报道多起海洋双相不锈钢部件因氢脆发生失效事件。到目前为止,关于双相不锈钢的氢扩散、氢陷阱以及氢脆机制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明晰。为此,本文对双相不锈钢的氢传输和氢致断裂机制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双相不锈钢的应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2205双相不锈钢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电化学氢渗透、多物理场有限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