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评价双乌宣痹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2.通过研究双乌宣痹颗粒治疗后患者滑膜组织基因表达谱特征,探讨双乌宣痹颗粒作用机理。方法:1.临床研究:采用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13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RA患者,分为寒痹组、热痹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甲氨蝶呤片(Methotrexate, MTX)治疗;寒痹组、热痹组同时服用双乌宣痹颗粒及同等剂量MTX,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及记录患者DAS28和ACR20、ACR50变化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同时检测实验室指标评估其安全性。主要观察指标: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VAS评分、医患VAS评分、晨僵时间、中医症状、健康评估问卷(HAQ)、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2.实验研究:治疗12周后,收集经手术获取膝关节滑膜组织标本8例,其中实验组4例,对照组4例,实验组予双乌宣痹颗粒+MTX联合治疗,对照组予MTX单药治疗。治疗12周后,提取滑膜组织总RNA, Agilent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每个样本的基因变化。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一步分析差异表达基因意义。结果:1.临床研究:三组治疗后DAS28评分、DAS28疗效判定、ACR20及ACR50疗效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寒痹组、热痹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VAS评分、医患VAS评分、晨僵时间、中医症状、HAQ、关节局部温度随观察时间点的推移,在治疗2周时即出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相同观察时间点比较:寒痹组在2、4、8、12周时上述症状改善均优于其他两组,热痹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三组关节屈伸度改善不明显。在ESR、CRP上,三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热痹组优于其余两组(P<0.05),RF较前有所改善,三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三组治疗后,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2.实验研究:两组样品差异表达的基因得到,两组样品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达到3000多条,其中上调的基因1683条,下调的基因有2540条。分子及生物功能分析显示:下调的基因主要涉及主要涉及细胞凋亡、增殖、免疫反应、细胞代谢、细胞通讯、骨代谢、性激素、细胞信号转导、炎症反应、蛋白翻译合成等基因种类。结论:1.双乌宣痹颗粒可有效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缓解疾病活动性,具有明显的抗炎消肿止痛作用,不良反应少。2.经双乌宣痹颗粒治疗后的RA患者滑膜组织基因表达谱具有自己的特性,差异基因涉及多个生物途径及通路,证实双乌宣痹颗粒治疗RA从多方位、多靶点的起整体调控作用。3.双乌宣痹颗粒可能通过影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进而起到了调节整个免疫系统及炎症因子的分泌与释放,进而起到了抗炎、免疫调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