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电视同传的效果评估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on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众传媒日趋国际化,电视同声传译在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电视同声传译在中国起步较晚,仍有诸多问题与不足有待研究与解决。本文将电视同声传译视作为媒体传播过程的一部分,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从观众对电视同传的期待与满足出发,探讨当前中国电视同声传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未来中国电视同传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本文首先介绍电视同声传译的定义、特点和难点。随后本文阐述了以观众为中心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主要概念,认为从受众需求和反馈出发有助于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本文认为电视同传要想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电视同传译员应扮演好口译员与播音员的双重角色,其口译服务质量应达到同声传译与播音的双重标准。其中,像播音员一样完整、流利的表达的能力是除了信息准确外,影响电视同传质量的最关键因素。为验证以上假设,本文首先以小布什总统在“911事件”后发表的电视讲话为材料进行了模拟电视同传实验和调查。基于实验和调查结果,本文对电视同传译员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今后,电视同传译员不仅要像会议同传译员一样,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专业的口译技巧等,更要像播音员一样,具备优美的声线以及完整、流畅的表达。
其他文献
地名是人们赋予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的产生既是人们对物理世界的认知结果,也是人们参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地名学是对地名的科学研究。我国学者对地名的研究起源甚早,载籍
本报告是以20世纪美国知名作家和诗人詹姆斯·斯蒂尔(James Still)的小说《楝树庄》(节选)作为翻译题材。作者詹姆斯·斯蒂尔是美国阿巴拉契亚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
本文主要对汉语的结构助词“的”和日语的定语修饰词「の」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的”和「の」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方法,用以进一步指导汉日互译的翻译实践。论文开始介绍
越南後黎朝学者黎贵惇的《芸臺类语》是越南为数不多的类书之一,其资料来源十分丰富,分理气、形象、区宇、典汇、文艺、音字、书籍、仕规、品物九卷,评论古今书籍、文章、事
针对城市既有道路改造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做好城市既有道路改造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城市既有道路改造的关键技术,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Moldy使用手册是上海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的指导手册,委托方要求该手册的翻译忠实于原文,通顺,表达连贯。本文主要在Moldy使用手册翻译实践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该手
本文从汉英同声传译出发,旨在研究新闻发布会情境下的汉英同声传译,探讨简化策略在其中的应用以及对同传质量的影响。在文献综述部分,本文介绍了认知负荷模型,框架理论,以及
基于对服务型政府视角下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创新的分析研究,首先要明确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然后结合这两点问题,对服务型政府如何实现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创新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