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模拟试验与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陕西核桃栽培品种(优系)一年生休眠枝条和香玲核桃幼苗的抗寒性以及外源赤霉素能否推迟核桃花期进行研究,以期为核桃低温胁迫应答反应和抗寒机理研究提供依据,为筛选抗寒性较强的核桃栽培品种(优系)、明确香玲核桃对低温寒害的耐受能力以及探索延迟核桃花期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陕西核桃9个栽培品种(优系)一年生休眠枝条的低温处理,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降低,枝条相对电导率(REC)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随处理时间延长,枝条REC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大或先增加后减小。9个品种(优系)的自由水与束缚水比值范围为0.831.61,半致死温度(LT50)为-17.2℃-24.5℃,各品种(优系)间差异显著。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核桃枝条在低温胁迫后的应答反应是一个密切相关、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不同温度处理相同时间和同一温度处理不同时间两种胁迫方式处理,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不完全一致。根据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得出,9个品种(优系)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鲁W06-1>晋龙>清香>青-16#>西林3号>青林>青7-2#>香玲>西洛3号。(2)4月上旬和中旬分别对香玲核桃幼苗进行低温处理,研究表明:随处理温度降低,4月上旬和中旬处理的幼苗叶片REC均逐渐增大,且-4℃处理12h时达最大值,分别为87.85%、78.70%;处理后恢复至室温时,REC分别为81.48%和46.74%。S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且各温度处理后恢复至室温时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处理12h时的含量。说明幼苗在缓慢升温过程中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恢复,其自我恢复过程可能与游离脯氨酸的积累有关,且中旬处理的幼苗恢复能力更强。(3)经过低温处理,一年生休眠枝条和香玲幼苗叶片的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总谱带存在差异。低温处理后的鲁W06-1、香玲、西洛3号的枝条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两种低温处理方式的枝条蛋白总谱带相似,但存在差异条带。随着处理温度降低,3个品种(优系)的38.9kD和83.3kD条带表达量增加,鲁W06-1在-30℃胁迫下诱导产生56.6kD条带;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香玲和鲁W06-1的87.9kD和75.3kD表达量增加并且在胁迫36h时达到最大,香玲还明显增加57.1kD表达量,而西洛3号的32.8kD表达量却逐渐降低。而所有处理条件下,幼苗的叶片蛋白中均出现了42.5kD的新条带;且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47.848.0kD条带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上旬处理材料仅在-2℃处理12h时下出现了86.3kD新条带,中旬处理材料仅在-4℃处理12h时出现了83.6kD新条带。(4)对经低温胁迫的幼苗叶片进行显微观察表明,2℃处理12h,表皮细胞质膜出现酚醛聚集物,叶肉细胞结构完整,叶绿体膨胀变形开始不规则分布,而恢复至室温时的超微结构基本正常,说明2℃处理12h对细胞结构的伤害可逆;-2℃处理12h,部分细胞质壁分离,叶绿体外膜破坏,质膜凹陷;-4℃处理12h,原生质体脱水收缩变形,大部分薄壁细胞已经变形,叶绿体膜破裂解体,基粒片层扭曲变形,并且恢复至室温时的超微结构与处理12h时的相似,受到严重破坏,说明-4℃处理12h对叶片细胞结构的伤害不可恢复。(5)9个核桃品种混合芽中3种内源多胺的含量显著不同,并且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后,不同品种的多胺含量变化各异。新巨丰混合芽中腐胺(Put)含量随GA3浓度增大而上升,亚精胺(Spd)含量在100mg·L-1浓度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各处理精胺(Sp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翌年花期物候的调查表明,一定浓度的GA3能够推迟西洛3号、鲁光、新巨丰和维纳的花期,且新巨丰的现蕾期和盛花期经100mg·L-1GA3处理后分别推迟了13d、16d,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