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弓形虫是非常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能感染人和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并寄生于这些宿主的有核细胞中。复杂的寄生环境需要虫体灵活地调整自身代谢活动以充分摄取宿主细胞中的营养物质,这种适应性调控机制对虫体建立寄生生活至关重要,但对应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由α催化亚基和β、γ调节亚基组成的AMPK复合物(AMP依赖的蛋白激酶),是细胞中能量代谢稳态的关键调控分子。实验室前期已鉴定到弓形虫中存在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NO.31822054) (兽医寄生虫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弓形虫是非常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能感染人和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并寄生于这些宿主的有核细胞中。复杂的寄生环境需要虫体灵活地调整自身代谢活动以充分摄取宿主细胞中的营养物质,这种适应性调控机制对虫体建立寄生生活至关重要,但对应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由α催化亚基和β、γ调节亚基组成的AMPK复合物(AMP依赖的蛋白激酶),是细胞中能量代谢稳态的关键调控分子。实验室前期已鉴定到弓形虫中存在一个AMPK复合物并分析了β与γ亚基的功能,本研究聚焦于Tg AMPKα亚基,采用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等手段分析其在虫体生长和代谢中的生物学作用与分子机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Tg AMPKα在弓形虫速殖子生长和代谢调控中的生物学作用利用Di Cre系统构建了Tg AMPKα条件性缺失虫株,体外正常培养条件下发现缺失Tg AMPKα导致虫体不能被传代,也无法形成空斑,表明Tg AMPKα对弓形虫速殖子的生长至关重要。缺失Tg AMPKα造成虫体ATP水平与大多数糖酵解、TCA循环代谢流通量显著降低,提示Tg AMPKα与虫体的能量稳态紧密相关。进一步的磷酸化蛋白组学检测发现,缺失Tg AMPKα导致多个代谢相关酶在多个位点的磷酸化水平上升或下降,提示Tg AMPKα可能通过磷酸化代谢相关酶参与调节虫体的能量代谢。在哺乳动物中AMPK活性受到磷酸化的调控,其α催化亚基T172位点发生磷酸化可大幅提高其激酶活性,进而磷酸化下游底物发挥生物学功能。多序列比对发现:弓形虫Tg AMPKα的T221对应哺乳动物AMPKα的T172位点,并且使用可识别人AMPKαT172位点的磷酸化抗体能够成功检测到磷酸化的Tg AMPKα。用该抗体进行免疫印迹检测发现:宿主细胞内的虫体其Tg AMPKα磷酸化维持在很低的水平,当弓形虫逸出至胞外环境后,Tg AMPKαT22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大幅提升。通过突变Tg AMPKα磷酸化位点模拟失活状态(T221A)和激活状态(T221D)发现:Tg AMPKα磷酸化位点失活(T221A)降低了弓形虫胞外运动能力,但它仍然能够支持虫体的生长,由此推测,当Tg AMPKα的蛋白水平较高时,T221位点的磷酸化对Tg AMPKα生物学功能不具有决定性影响,这与哺乳动物中的AMPK具有显著不同。为进一步探索Tg AMPKα的重要功能域,我们构建了一系列Tg AMPKα截短的突变体并将它们回补到Tg AMPKα条件性缺失虫株中,对这些突变虫株进行生长表型检测发现:AMPKα1-650可以救援缺失Tg AMPKα导致的弓形虫生长缺陷,但Tg AMPKα1-623或更短的突变体无法救援,表明除了激酶域等已知的功能域以外,624-650位点之间的氨基酸序列对Tg AMPKα的生物学功能也至关重要。2.磷酸果糖激酶的生物学功能与分子机制研究Tg AMPK不同亚基的缺失均可导致虫体多个代谢相关酶的磷酸化水平发生变化,其中包括糖酵解。虫体中大多数糖酵解酶具有两种亚型且呈时期差异性表达,但具体的生物学作用与机制尚不可知。为此,本研究聚焦Tg AMPK潜在的下游靶标——磷酸果糖激酶(PFK)进行研究。弓形虫编码两个PFK,通过酶活力检测发现PFK1是ATP依赖的磷酸果糖激酶(ATP-PFK1),而PFK2是焦磷酸(PPi)依赖的磷酸果糖激酶(PPi-PFK2)。直接敲除PFK1后发现它对速殖子的生长作用不大,而利用mini AID条件性降解系统用吲哚乙酸(IAA)诱导PFK2降解发现它对弓形虫的生长至关重要。虽然PFK2的降解导致糖酵解和TCA循环标记的代谢物有轻微下降,但基本不影响虫体的ATP水平。另一方面,PFK2降解造成虫体焦磷酸水平的上升和新蛋白合成速率下降,并且回补能够水解焦磷酸的焦磷酸酶(PPase)可以缓解虫体焦磷酸的积累、增加新蛋白合成速率,从而部分救援PFK2降解导致的弓形虫生长缺陷,表明PFK2主要通过维持焦磷酸稳态来调节虫体合成和分解代谢的平衡,进而调控虫体的生长。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Tg AMPKα催化亚基对弓形虫速殖子生长和代谢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磷酸化调节下游代谢酶活性进而调控虫体能量代谢。解析了PFK2通过调节虫体焦磷酸稳态来协调合成与分解代谢进程,使虫体高效的利用获得的营养物质。本研究对理解弓形虫寄生生活的分子基础具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对开发弓形虫新型防控手段也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在哺乳动物生精上皮中,血睾屏障(blood-testis barrier,BTB)由相邻睾丸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组成,可以将生精上皮分隔成基底室和近腔室,为精子生成提供一个微环境。研究表明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对动物睾丸发育、细胞生长以及精子发生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本课题组前期通过miRNA芯片技术检测到miR-181c和miR-181d(miR-181c/d)在大白猪6
水牛是世界第二大产奶家畜,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和耐粗饲性特点,适应湿热气候,非常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饲养,有利于解决我国南方地区鲜奶相对缺乏的困境。水牛奶的乳脂率和干物质含量远高于荷斯坦牛奶,享有“奶中黄金”的美誉。然而,水牛产奶量低严重制约其发展。因此,筛选鉴定调控水牛泌乳性状的功能基因尤其重要。本课题组前期对水牛泌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GWAS),发现MFSD14A基因是调控水牛乳脂率和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是现代化养猪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妊娠后期母猪糖代谢异常会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和新生仔猪健康。而妊娠后期母猪肝脏极易遭受妊娠应激的重创,出现肝脏糖代谢紊乱。丙酮酸是肝脏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中间代谢产物,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周转中发挥重要作用,关系母体健康。因此,控制肝脏丙酮酸代谢平衡可能是缓解妊娠后期母猪糖代谢异常的关键措施之一。肝脏是体内糖脂营养物质代谢的主要场所,也是遭受乙酰化修饰的靶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是一种蚊媒传播的人畜共患病原体,能导致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感染JEV能导致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甚至永久性神经后遗症。目前JEV入侵中枢神经系统的途径和BBB破坏的机制尚不清楚。免疫细胞浸润至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具侵袭性的癌症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HCC的侵袭性部分是由于肝脏癌症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的存在,也称为肿瘤起始细胞。肝脏CSCs具有高度致瘤性,对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具有抗性,它们的存在是HCC难以治疗的主要原因。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已被证明可以靶向
结核病(tuberculosis,TB)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全球结核病报告,从1997年起全球每年新增TB患者约1000万,死亡人数约150万,我国仍是结核病重负担的国家之一。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B
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在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功能。细菌的蛋白质磷酸化修饰主要由组氨酸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催化,其中对双组分调控系统的组氨酸激酶研究较多。近年来,细菌中的真核样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及磷酸酶(STP)受到关注,然而多数细菌有多个STK,由于功能冗余,解析每个STK的调控功能比较困难。我们发现,链球菌属的多数成员只有一套STK/STP,是研究细菌丝氨酸/苏
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是一种经蚊媒传播的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对多种动物易感,人感染后出现明显的脑炎症状,猪感染以繁殖障碍性疾病为主。JEV NS1’蛋白是通过核糖体移码产生的一种非结构蛋白,该类蛋白仅存在于黄病毒属乙脑血清群中,与病毒的神经侵袭力有关。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JEV NS1’蛋白能够通过靶向miR-22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里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导致动物和人类中毒。其中T-2毒素是污染范围最广,毒性最大的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T-2毒素污染大麦、小麦、玉米、燕麦、谷类食品如大豆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人类或动物长期低剂量摄入T-2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导致呕吐、拒食、胃坏死、肠道损伤、生殖障碍、免疫功能障碍和神经毒性,且幼年生长的动物比成年动物更易受到T-2毒素的影响。研究表明
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各类疾病是畜禽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研究免疫系统在细菌感染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对于抵抗细菌入侵,保证存活率,提高畜牧生产至关重要。内毒素脂多糖(LPS)是建立系统性炎症模型最常用的天然诱导剂之一,在机体中注射LPS能诱导机体产生与革兰氏阴性菌入侵时相类似的病理反应。机体在遭遇细菌入侵时会迅速激活免疫系统分泌细胞因子,但对于机体如何精准调节病理状态下的免疫平衡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