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英国脱欧、美国制造业回归等事件的冲击下,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出现了逆全球化倾向。面对错综复杂、风云莫测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坚定立场,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鼓励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取得显著效果。2013年以来,中国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跨境并购表现尤其突出,在引起广泛的国际关注的同时也面临一些质疑。其中交易金额庞大的战略资源类并购的发起方多为国营性质,更是通常被认为受到政治动机的驱动,而非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考虑。
出于对以上质疑背后真相的探索,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上市企业的跨国并购为样本,选择短期事件研究法对这些跨国并购的绩效进行客观评估,以确定此类跨国并购是否产生了预期的协同效应,探讨市场是否看好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开展的跨国并购活动。同时在样本统计与现实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假设,采用截面回归的方式对并购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经验检验,以探讨何种因素主要影响了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的跨国并购绩效,即市场具体支持哪种类型的跨国并购等问题。本文以2013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我国上市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发起的海外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使用短期事件研究法测算所研究企业的股票价格在跨境并购公告附近的累计异常收益率,以此作为市场对该企业的跨国并购绩效评价;并将该累计异常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充分考虑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从并购交易特征(股权比例)、并购类型(并购行业、目的)和并购方特征(企业性质)三个角度进一步收集数据,构建截面回归模型,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从实证结果来看,市场与投资者对中国上市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的跨国并购绩效评价良好,预期其能为企业股东创造价值,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从并购方角度分析,民营企业的预期并购绩效比国营企业更高。从并购类型角度分析,在“一带一路”地区以创造性资产与多元化战略为目标的跨国并购,相比战略资源与资产类并购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预期协同效应。此外,并购交易对目标公司或资产的控制水平越大,也会相对降低投资者的并购绩效预期。而在这三类因素中,跨国并购中发起方企业性质与对交易目标的控制水平两个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的跨国并购绩效,但总体来看效果并不十分显著。跨国并购的目的与并购类型是对市场预期并购绩效影响最大的因素。
出于对以上质疑背后真相的探索,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上市企业的跨国并购为样本,选择短期事件研究法对这些跨国并购的绩效进行客观评估,以确定此类跨国并购是否产生了预期的协同效应,探讨市场是否看好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开展的跨国并购活动。同时在样本统计与现实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假设,采用截面回归的方式对并购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经验检验,以探讨何种因素主要影响了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的跨国并购绩效,即市场具体支持哪种类型的跨国并购等问题。本文以2013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我国上市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发起的海外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使用短期事件研究法测算所研究企业的股票价格在跨境并购公告附近的累计异常收益率,以此作为市场对该企业的跨国并购绩效评价;并将该累计异常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充分考虑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从并购交易特征(股权比例)、并购类型(并购行业、目的)和并购方特征(企业性质)三个角度进一步收集数据,构建截面回归模型,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从实证结果来看,市场与投资者对中国上市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的跨国并购绩效评价良好,预期其能为企业股东创造价值,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从并购方角度分析,民营企业的预期并购绩效比国营企业更高。从并购类型角度分析,在“一带一路”地区以创造性资产与多元化战略为目标的跨国并购,相比战略资源与资产类并购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预期协同效应。此外,并购交易对目标公司或资产的控制水平越大,也会相对降低投资者的并购绩效预期。而在这三类因素中,跨国并购中发起方企业性质与对交易目标的控制水平两个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的跨国并购绩效,但总体来看效果并不十分显著。跨国并购的目的与并购类型是对市场预期并购绩效影响最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