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中的习语在塑造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艺术风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家常常通过引用特定的习语来传递一定的文体意义和文学效果。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理解这些习语所要表达的意义从而将之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鲁迅,作为中国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是发轫于“五四”时期新文学的领军人物。鲁迅以笔为枪、以文为盾,用文学作品进行革命着。1956年,杨宪益与夫人戴乃迭一起翻译了鲁迅部分作品-《鲁迅选集》。该作品给杨宪益夫妇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学者对此作品的研究。
论文尝试以格特的关联翻译理论为理论框架,以鲁迅作品中的习语翻译为研究对象,分析《鲁迅选集》中习语的翻译以及翻译效果,并根据关联翻译理论,提出了习语的翻译原则,即强调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之间相似的处理努力以及译文与原文之间相似的语境效果。研究发现,杨宪益夫妇在习语翻译过程中,根据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来组织语言,并且保留原文的语境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忠实于原文,进而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最佳关联。
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为文献综述部分,总结了鲁迅作品译本的研究状况,并指出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并阐述了论文的必要性。
第二章为理论框架,重点介绍了格特的关联翻译理论,明确提出了论文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为《鲁迅选集》的译本分析。在格特关联翻译理论框架的指导下,论文研究了《鲁迅选集》中的习语翻译并分析了翻译效果。
第四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之上,归纳总结了习语翻译的两条基本原则。
论文最后部分为结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发现、研究不足以及论文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