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粉置换渣中镓锗浸出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内某铅锌矿产出的硫化锌精矿中镓、锗含量较高,采用高酸氧压浸出工艺对其进行处理,镓、锗进入浸出液中,然后用锌粉对其进行置换,产出镓、锗含量均分别达0.2%-0.4%的锌粉置换渣。以硫酸为浸出剂浸出锌粉置换渣,回收镓、锗及其他有价元素。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导致镓、锗浸出率偏低:一是锌粉置换渣中镓、锗物相复杂,呈单质、氧化物、硫化物和含氧酸盐等多种形态存在;第二,锌粉置换渣还含有较高含量的Zn、Cu、Fe、Si和Pb等成分,会对镓、锗浸出产生诸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本论文针对锌粉置换渣中镓、锗的浸出开展研究,以期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明确镓、锗难以浸出的原因,改进浸出工艺及其技术条件,实现锌粉置换渣中镓、锗的高效浸出。论文总结了镓、锗浸出的相关文献;对锌粉置换渣进行了全面表征;计算绘制了Ga-H2O系、Ge-H2O系、Zn-H2O系、Cu-H2O系、Fe-H2O系的E-pH图及MexOy-H2O系lg[Me]T-pH图、Ga2O3-H2O系和GeO2-H2O系组元分布图;在大量探索试验的基础上,对常压、高压酸浸两种浸出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化学物相分析表明:锌粉置换渣中Ga、Ge分别主要以Ga203和MeO·GeO2形态存在,少量为单质或硫化物;EDS分析未能发现Ga和Ge独立物相,说明其主要弥散分布于含Fe、Si等元素的其他物相中。热力学分析表明:酸性体系有利于浸出;适量的氧化剂可促进浸出;锌粉置换渣中各金属氧化物酸浸由易到难的顺序为:ZnO、 FeO、CuO、Ga2O3、Fe2O3、GeO2;在强酸性溶液中,Ga、Ge分别以Ga3+、H2GeO3形态存在。(2)常压酸浸研究表明:助浸剂NaNO3可使锌粉置换渣中Ga、Ge单质和硫化物氧化为易溶性的氧化物,从而促进Ga、Ge的浸出,Ga、Ge的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9.56%、76.42%,但其浓度高于52.29g/L后,会导致Fe2+大量氧化水解,反而不利于Ga、Ge的浸出。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既可促进Ga、Ge的浸出,又能改善浸出渣的过滤性能,其作用机理为促进浸出液中硅胶的聚沉,减少其对Ga、Ge的吸附,改善浸出料浆液固分离性能。试验所得的最佳浸出条件为:温度为90℃、液固比(mL/g)为10、搅拌速度为300r/min、浸出时间为4h、硫酸浓度为156g/L、十二烷基磺酸钠浓度为10g/L。在此条件下,Ga、Ge的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8.56%、84.37%,浸出料浆过滤速度为28.67mL/min,液固分离性能良好。(3)高压酸浸研究表明:增加硫酸浓度有利于Ga、Ge的浸出,但酸度超过156g/L后,反而不利于锗的浸出。浸出时间和温度对Ga、 Ge浸出率影响较小,但增加浸出时间或提高反应温度,均有利于改善浸出渣的过滤性能。高压酸浸中加入硝酸钠或硝酸钙,均可提高Ga、Ge的浸出率。在硫酸浓度为156g/L、浸出温度为150℃、浸出时间为4h、液固比(mL/g)为8、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条件下,分别添加60g/L硝酸钙和和25g/L硝酸钠,Ga、Ge的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8.50%、94.85%和98.24%、96.45%。加入适量硝酸钙还可改善浸出渣的过滤性能,但其渣量为添加硝酸钠时的2倍以上。综合考虑,在高压酸浸工艺中选择硝酸钠作为助浸剂较为适宜。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全党工作的重点,城乡一体化的推行为“三农”问题找到了一条解决途径。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小农生产向规模经
摘要:铅锌矿是重要的镓、锗伴生矿资源之一,目前,世界上80%锌通过铅锌矿湿法冶炼工艺获得,其中镓、锗进入锌置换渣中回收。针对国内某厂锌置换渣的高浓度硫酸浸出液特点以及现
由于铁路长期政企不分,我国铁路企业管理一直未与行政管理分离,因此员工培训体系也未能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来建立。在实现政企分开以后,北京铁路局作为铁路企业,其经营发
电网经营企业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客户服务体系,打造职业化的客户服务队伍,是提升电网企业形象、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保证。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整个社会步入了网络化和虚拟化的时代,这种变迁对我国目前以传统模式为主的教育事业而言,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个机遇。面临着数据和互联网技术
蒙汉双语诉讼是公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具体的样态之一,也是内蒙古区域蒙汉双语司法的表征。应从程序保障的原理出发,对内蒙古区域司法实践当中所形成的蒙汉双语司
综述了2-庚酮的制备方法和性质,介绍了其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及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冷战"期间,军事威慑主要表现为核威慑.随着"冷战"的结束,特别是空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概念武器的日益成熟,空间威慑在军事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本文在借鉴中、
"世"字的形义发展在学术界素有争论。文章从分析"世"的字形结构入手,探究它的义项生发路径,梳理形义之间的关联。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与日俱增,经济生活不断提高,人民对于出行方式的选择逐渐趋于个人化、便捷化,因而车辆保有量逐渐提升,原来顺畅的道路变得越来越拥挤,政府在对道路改建扩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