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文作为电影导演的身份,自他的第一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就受到了国际电影界的认可,之后的两部作品《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也同样受到了国内外电影界的关注。但是,从《阳光》的票房奇迹,到《鬼子》的禁映,再到《太阳》的票房惨败,其市场境遇每况愈下。姜文执导的三部电影都具备一定的大众亲和力,但无论是讲述大众已然熟悉到甚至“麻木”的文革、抗战,还是讨论大众经历着、经历过或者必须经历的青春、爱情和死亡,姜文都基本依照着大众最熟知的“语言”,表达着大众陌生,甚至为之惊诧和迷惑的个人思考。三部作品一直延续着作者鲜明的个性化表达。本文第二章对姜文电影“反叛性”和“诗性”元素的逐步剥离,已经意味着对电影个性化的延续性和独特性的确认或肯定,但姜文电影的接受状况,也正在因个性化的相对凸显,而逐渐偏离大众视野,走向边缘化。本文认为,姜文电影接受境况的转变,其实有其较明确的路径和原因。姜文电影的大众亲和力虽然曾经足以促成电影被广泛接受,但由于近年来不断“成熟”的主流“大片”的冲击,电影的大众亲和力正在被逐渐稀释,个性化的意义也随着电影接受程度的弱化,逐渐被放逐。本文第四章对姜文电影市场遭遇的个案分析,大体呈现了姜文电影接受程度逐步弱化的过程。1995年,中国电影业长期萧条萎靡,大众几乎“抛弃”影院,中国电影也几乎已经失去最后的亲和力。此时问世的《阳光》让中国大众眼前一亮,即刻被广泛接受。但从当时发表的评论文章中可以看出,《阳光》的个性化其实已经挑战了部分观众的接受极限。2000年,姜文的第二部作品《鬼子》遭禁映。随后该片一直于网络和盗版中“地下流行”,并逐渐被誉为经典。《鬼子》的接受情况看似充满矛盾,却在情理之中。因为在大众面前,《鬼子》犹如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题材熟悉但故事陌生,情节亲切但“语气”陌生,视觉(黑白胶片)亲切但却把大众引入完全陌生的思考。在国家“一刀切”的审映标准下,在以往大量经典“抗战影片”营造的语境中,该片从遭遇的主流抵制,到引发相当一部分大众的关注和争论,其实理所当然。2007年,《太阳》的问世,正逢中国大片的发展进入相对成熟的“高概念”时代。此时,《太阳》的大众亲和力,遭遇了高浓度的“视听盛宴”的消解,已经变得不再“亲和”。影片的个性化,也因此显得愈加突兀,引起大众接受的“不适”或“抗拒”。《太阳》其实已经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