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Art Undergraduates'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ilym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机被认为是影响学生外语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在以往所展开的众多研究中,侧重点各有不同,从初期的引进、拓展国外的相关理论,到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来探讨动机的内在结构,以及试图发现动机和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但是只有极少数研究关注艺术类本科生。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英语基础较差,对于英语学习没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因此,要真正了解艺术本科生的学习动机状况以及如何有效的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基于动机理论,借助定量和定性分析对艺术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及影响艺术本科生英语学习的课堂变量进行研究。针对研究所得出的研究结果,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在借助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和进行了一系列采访之后,本研究得出以下发现:   1)艺术本科生有8种英语学习动机,被分别命名为:个人发展,内在兴趣,出国,外部要求,社会责任,学习情境,教师表现以及成绩。   2)根据对8种动机类型的描述性统计,外部要求均值获得最高分(3.86),而社会责任得到了最低分(2.73)。   3)根据对动机强度的描述性统计,动机强度均值为30.48,略高于平均值。这意味着虽然艺术本科生英语基础较差,但是他们愿意学习英语并且为之付出努力。当然动机强度并没有足够强烈到可以促使他们十分努力学习以及对此抱有极大的兴趣。   4)根据对男女性动机的独立样本t检验,女性艺术本科生同时具备很强的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然而男性艺术本科生主要具备工具型动机。   5)对动机强度和动机类型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除了教师表现(p=0.06>0.05)以及成绩(p=0.68>0.05)之外,所有的动机类型和动机强度都具有相关性(p<0.05)。   6)问卷调查和采访表明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包括教材、教师、课堂环境以及学生对英语课堂的态度都对艺术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成绩有影响。   根据以上发现可以对艺术本科生的现状有个全面的理解。大多数学生主要受外部动机激发并且大大受到课堂教学中的相关变量影响。针对他们的特点,本论文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确立恰当的教师角色,激发艺术本科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英语教材以及给出积极的反馈等方面建议以及指导教师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项研究对于拓展实证研究艺术本科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为英语教师提出了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其他文献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概念隐喻理论。我们的日常语言充满了概念隐喻。修辞性隐喻顾名思义是为了修饰诗歌和文学中的语言,而概念隐喻则是人类的认知机
词典是英语学习者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正如Rubin和Thompsom(1994)曾经说的,教师、教材、词典、语法手册和媒体作为最主要的资源,能行之有效的帮助学习者进行语言习得。然而,
我国每年必修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多达数千万,教材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目前各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广泛采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之一,其内容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章回目录作为此类章回体小说的精髓,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丰富的语言及文化内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二十世纪美国一位杰出的作家。他扎根在美国南方这片沃土上,借助“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道出了旧南方的深刻社会现实并表达了他对故土“哀其不幸
戏剧的两重性——文学性和舞台性以及剧本的二元性——可读性和可表演性使得戏剧翻译不同于其它类型的文学翻译,具有供舞台演出和文学阅读的双重目的,也因此增加了戏剧翻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