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失业群体”既是中国社会转型所导致的新兴群体,同时又是当代诸多社会问题产生和表现的根源和载体,他们最初的外在表现是失业,但实质是就业的不适应。本选题立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C市的调查,共采取个案63个,其中“新失业群体”个案50个,其他13个。本文认为“新失业群体”的外显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其父母大都是受单位制度熏陶的单位人;二是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三是其文化背景大多是单位习性影响下的亚文化。本文重点是解决三个问题,即新失业群体的就业适应与单位社会关系、新失业群体的职业认同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关系、新失业群体的就业适应与市场化之后的政府责任变换关系。为此,本文共分6章,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这里主要是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本文提出新失业群体正是在单位制时代向后单位时代转化过程中产生的,对其产生机制的分析摆脱不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类型的分析,这是一个分析前提。其次,本文将追问新失业群体产生的根源问题,这主要是为了明了新失业群体的就业障碍以及为什么其中的一些人会选择主动失业。最后,本文将具体阐释就业适应与职业认同的认识问题。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即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研究和有关职业化及其认同的研究。通过对学界的新失业群体研究的梳理,本文认为:第一,学界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国有集体企业失业下岗人员的研究,也就是对我们通常所说的“老失业群体”,对新失业群体的研究仍然比较少,而且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许多是重复的。第二,由于国外失业问题研究的时间和文献比我们多,所以国内许多研究都集中在国外失业理论和反失业策略的介绍和移植上。基于历史背景、经济社会条件、立场等原因,对我国失业问题的解决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第三,对我国失业产生的原因分析是众说纷纭,相互交叉。尤其是在新失业群体的原因分析上,大多数的分析流于表面,根本性、深层次的原因分析比较少。第四,有关新失业群体的研究还是一个起步阶段,基本上延续老失业群体的研究框架,主要是一些对新失业群体生存状况、产生原因、表现特征和应对策略的分析,但在理论层面上进行分析的少之又少。第五,以上研究的共同之处大都将新失业群体视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群体。忽略了其在不同地域空间的差异性。第六,孙立平的研究非常重视分析“新失业群体”存在的社会因素、体制因素,这对本文的启示很大。
学界有关就业适应的研究本文认为学界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目前社会适应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可是,已有的社会适应的研究的客体大多局限于大学生群体、移民群体、农民工群体、青年群体、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群体,老龄群体,这些群体大都面临着生长环境和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涉及到重新调适自身行为,不断与新环境达成和谐平衡的问题。因此,对这些群体的社会适应研究都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适应的研究客体也应该不断的扩大。东北地区的新失业群体是随着社会变迁和结构转型而出现的新的群体,他们也面临着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我们有必要从社会适应的角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
有关职业化及其认同的研究本文认为国内外对于相关理论的研究已经发展到非常全面、系统的程度,尤其是在个体的身份认同和群体的社会认同方面,无论是从心理学视角还是社会学视角,学界的研究已经从宏观理论的角度应用到了具体问题解释与分析中。这一方面为我们分析新失业群体的认同特征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以促使我们对新失业群体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复杂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反思与验证,从而提出更合理、更全面的解释路径。
第三章是单位制度背景下单位人的就业传统。本文首先从单位制的起源、功能与影响谈起,认为单位制在对单位人的初级社会化中起到举足轻重影响,尤其这种来自于上一辈的单位习性对于单位子弟的就业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造成一种消极的思维定势。具体地说,在单位中成长的孩子,单位意识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他的潜意识,融入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他的习惯,一种能够得到普遍认同和顺利生活的行动“传统”,这种“传统”潜在于其父母的单位体制造成的家庭氛围。尽管,在他们后来的中期社会化尤其是后期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和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初级社会化对于人的影响是终身的;单位保障的对象主要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这不仅造成单位内外的社会成员在保障权益上的差异,而且也使得单位之间的职工享受不平衡的保障,从而形成一种隐性的社会不公。这种保障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单位人的后代择业产生了几乎完全相反的两种结果影响:出生和成长在“泛单位”环境中的青年和体制外的青年,在第一个社会化阶段即初期社会化阶段,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他们的最初价值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父母工作在单位制环境中,那么他们的家庭也会带有明显的单位倾向。在他们的生活细节里,单位的关怀无处不在,他们也时刻享受着单位带来的好处,成为了“隐形的单位人”。所以在他们初级社会化过程中很自然的就形成的单位意识这种初级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取代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单位制也逐渐走向了消解。这就使得“单位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不得不走向崩溃瓦解的地步,以致于社会成员脱离了对传统单位的依附,其管理和服务不再由传统单位承担而是转向了社会,“社会人”逐渐取代“单位人”并成为社会的一种常态。随着单位制的逐渐消解,东北老工业基地困境的典型性与特殊性也显示出来。受地缘和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老工业基地的衰退趋向表现的更为严重,大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甚至破产倒闭。出现了一些严重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上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增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典型单位制”虽已揭开了变革的序幕,但因典型单位制的内在结构比较单一,缺乏来自非单位体制的挑战,故其在社会转型期走向的消解过程也非常缓慢,使其典型单位制的特色更加突出,这对单位社会中子女的文化与心理影响也是深刻的。
第四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随着单位制的逐渐消解,新失业群体的就业困境开始不断的突现出来。本文以此进入对典型单位制与C市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的特殊性的分析。笔者认为,随着后单位社会的来临,单位给予个体的“庇护”已经成为了记忆,人们被推进了市场,独自面对市场的竞争。对于新失业群体而言,工作不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变化,也使得他们对于单位和工作的理解有了新的内涵。关系、文凭、金钱、户籍等在整个东北地域的劳动力市场一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新失业群体自身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薄弱促使大批新失业群体涌入服务型市场,这就需要他们用很低的收入承担昂贵的城市生活消费。而当工作所得不足以补偿他们为外出工作所付出的“代价”时,新失业群体往往选择退出就业体系。这就是新失业群体的数量迅速增加和主动处于失业状态的制度性原因。
本研究认为,后单位社会的来临对于城市新失业群体的就业适应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这主要在于它破除了单位人的固定职业观念。在生存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或主动或被动卷入到市场活动中,市场意识的培养和引导成为关键。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社会转型中,单位制和市场化改革共同作用于“新失业群体”,一方面,市场化的改革将他们直接抛到市场竞争中,使他们完全脱离原有的单位福利社会;另一方面,原有单位社会的习惯却植根于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保留着“单位人”的特质。在这种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失业群体”处于一种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尴尬境地。
第五章主要是探讨影响城市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的内外机制。认为影响城市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的内外机制实际上就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城市新失业群体的文化困境、城市新失业群体的社会结构性变动、国家政策导向的局限和区域社会的特殊性。这四个部分互为关联,共同构成了分析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的完整视角。东北社会结构的“资源性、迁移性、间歇性、断裂性”特点,使得社会结构的变迁呈现出一种复杂曲折的过程。
第六章是新失业群体就业适应治理与本文的结论。本文从城镇非正规就业、中小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多角度提出了若干促进就业对策。在东北老工业区,新失业群体的就业适应问题日趋严重,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的是这些人背后的家庭,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