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语中的语言选择与适应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y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告在经济贸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信息,帮助树立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刺激厂家竞争,从而繁荣整个经济。语言是广告的主要媒介,也是广告艺术的核心。特定的商业目的和起作用方式的不同使广告语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文体风格。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告语言研究逐渐成为我国语言学中一个引人注目又非常活跃的领域。语言学家和广告爱好者从消费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广告语言的语言特色、文体风格和语言策略等。 本文运用语言适应论1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广告语言特色及影响广告语言选择的深层原因。第一部分扼要介绍了研究的必要性、意义和本文框架。第二部分首先讨论了有关广告的一些重要概念,接着详细介绍了本文的理论框架——语言适应论。根据这一理论,任何语言使用都是一种动态的语言选择过程,选择是语言结构与交际语境及语言语境相互适应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文章再对运用于该领域的研究理论和成果进行了简要回顾。第三部分通过实例论述广告语中的语言选择问题。作为一种语言使用,广告语言首先是一个动态的语言选择过程,这种选择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词汇,句型和语言策略等等。第四部分全面探讨了广告如何对读者的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进行适应从而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文章指出,广告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也是各个语言层面对语言性语境和交际性语境适应的结果。基于对具体广告语料所进行的语用解释,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广告语言是语言结构和语境因素之间一种相互适应的动态过程。通过本文分析,可以了解广告是如何体现为语言交际,以及在此交际过程中广告语言必须适应的各种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从而帮助我们跨越文化障碍,更深入地理解广告涵义。
其他文献
习语是语言的高度浓缩,是语言发展的结晶。英语和汉语是世界上拥有使用者最多的两种语言,它们都拥有大量的习语。习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涵盖了大量的文化特征与文化背景,同时
《易经》思想玄妙精深,荟萃着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产生着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自17世纪在西方传播以来,吸引着无数的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诠释其中的
自1911年至二战结束,英国侦探小说巨匠频出,佳作不断,侦探小说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这就是所谓的英国古典式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古典式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是侦探小说发展史
本文在综述了国外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对75名师范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做了一个三因素的语音测试实验,主要考察了外语学习起始年龄以及中国学生学习语音的两种主要输入方式:听
  本文主要是从阐释学的角度来研究译者的主体性。阐释学作为文本分析的方法,其意是解释、阐释。同时也是一种理解的艺术形式和揭示隐含意义的过程。翻译时,因翻译的前提是译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文化交流和大众媒体的迅速发展,关注社会进程和政治发展的公共话语逐渐的渗透到寻常百姓的生活当中并且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意识形态,政治演讲/辩论
美国黑人文学开始于19世纪早期,但是对它的研究却长期被忽略,主流学术界对它漠不关心,也鲜少提及。直到20世纪初,哈莱姆文艺运动出现,大批优秀的黑人作家开始涌现,美国黑人文学才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