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生活质量,也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健康难题,并且其发病率还在不断增加。5-氟尿嘧啶(5-FU),化学名为5-氟-2,4(1H,3H)-嘧啶二酮,作为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疗效好,抗瘤谱广,但毒性也大,目前是治疗实体肿瘤的一种首选药物。熊果酸(ursolic acid,UA)属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炎、抗糖尿病、保肝、抗病毒、增强免疫力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抗癌活性是熊果酸众多药理活性中效果较好的一种,且副作用小,毒性低,显示出较大的临床应用潜力。本课题主要目的是以熊果酸和5-氟尿嘧啶为先导化合物,以有机化学理论为指导,设计合成5-氟尿嘧啶与熊果酸之间的键连衍生物,并结合生物活性测试,以期望能合成一种既有5-氟尿嘧啶的高效抗癌效应,又能有熊果酸的多种药理学活性,且毒副作用小的新型化合物。方法1.以5-氟尿嘧啶结构为基础,在其3位氮上引入乙酸基得到中间体5-氟尿嘧啶-1-基乙酸。中间体5-氟尿嘧啶-1-基乙酸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碱,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脱水剂,与熊果酸及其衍生物3位羟基进行酯化反应,制备目标产物。2.通过MTT比色分析法观察、比较目标化合物与熊果酸、5-氟尿嘧啶对Hela细胞以及Bel-740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差异。结果成功合成了3-O-(2’-(5’-氟尿嘧啶-1’-)乙酰)-熊果酸,3-O-(2’-(5’-氟尿嘧啶-1-)乙酰)-熊果酸甲酯,3-O-(2’-(5’-氟尿嘧啶-1’-)乙酰)-熊果酸乙酯,3-O-(2’-(5’-氟尿嘧啶-1’-)乙酰)-熊果酸丙酯,3-O-(2’-(5’-氟尿嘧啶-1’-)乙酰)-熊果酸丁酯五个全新化合物。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和质谱(MS)等的结果确证合成化合物为目标产物。5个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3-O-(2-(5-氟尿嘧啶-1-)乙酰)-熊果酸对Hela细胞和Bel-740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其细胞半数抑制量IC50分别为6.80μmol/L,6.77μmol/L;3-O-(2’-(5’-氟尿嘧啶-1’-)乙酰)-熊果酸甲酯对Hela细胞和Bel-7402细胞的IC50分别26.62μmol/L和6.77μmol/L;3-O-(2’-(5’-氟尿嘧啶-1’-)乙酰)-熊果酸乙酯对Hela细胞和Bel-7402细胞的IC50分别27.13μmol/L和8.35μmol/L;3-O-(2’-(5’-氟尿嘧啶-1’-)乙酰)-熊果酸丙酯对Hela细胞和Bel-7402细胞的IC50分别22.15μmol/L和13.06μmol/L;3-O-(2’-(5’-氟尿嘧啶-1’-)乙酰)-熊果酸丁酯对Hela细胞和Bel-7402细胞的IC50分别35.68μmol/L和9.13μmol/L;与熊果酸对两种癌细胞活性(63.76μmol/L,34.7μmol/L)和5-氟尿嘧啶(961μmol/L,35.84μmol/L)相比较有明显提高。结论将5-氟尿嘧啶键连到熊果酸上后,能明显提高熊果酸和5-氟尿嘧啶的抗肿瘤活性。这一研究结果对天然药物活性成分进行结构修饰以及寻找更有效的抗癌活性化合物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