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用能力在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忽视语用能力的培养,培养交际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话。学生具备了语言知识却不能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正是语用能力欠缺的表现。正如Thomas(1983)所指出的那样,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没能根据标准的语法编码模式去遣词造句,他顶多被认为是“说得不好”;但是如果没有按照语用原则来处理话语,他就会被认为是表现不好,被认为是“不真诚、存心欺骗或居心不良”。可见,语言使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尽管语用知识如此重要,那么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而习得的吗?研究表明,语言能力的发展并不能保证语用能力的自然发展,在EFL教学中,需要对后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洪岗,1991;kasper,1997; Bardovi-harlig,1999;何自然、张巨文,2003)。House (1996)研究指出需要通过提高语用意识的活动来教授语言的语用特征。另外,研究也发现为了避免语用失误,语用原则必须纳入教学内容(叶绍宁、腾巧云,2003)。那么,教材中语用知识的分布情况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国内现有的教材研究多从难度、文体、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何兆熊、周雪林,1997;胡壮麟,1995;王守仁,2001),较少结合语用意识培养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潜旭明(2006)研究发现学生在语用方面的总失分率为37.7%,因此,他认为学生总体上来讲对语用知识的把握还不尽人意。胡美馨(2007)发现受试师生期望教材在言语行为语用意识培养方面做一些调整和改进,因此,有必要改进教材编写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本研究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英语教材《英语》﹙新标准﹚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语用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语行为在该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并深入考察了请求这个言语行为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力求对教材中言语行为分布的宏观情况和微观情况有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基于文献综述中对于理论的分析,以及在借鉴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言语行为评价量表,并编制了自己的请求量表。研究结果显示设定的44种言语行为中,六册书中共涉及17种,涉及到了所有类型的言语行为,对于其他的言语行为几乎没有谈及。每册书中的言语行为数量不均衡,如初一上10种,初三下8种;不同的言语行为在书中的比重不同,如询问信息的比重为27.4%,问候的比重为8.1%。六套教材中涉及到了请求行为的两个当面,主要出现六次请求行为,主要的为情感引导、建议、许可、能力和责任。没有涉及全部的请求类型,没有体现出请求的系统性。由于教材中涉及到的言语行为不及一半,初中英语教材中应适当增加语用知识的比重,并按照各个言语行为的研究成果,系统安排教材。不过,语用知识只是培养语用意识的基础,它并不能保证学习者能够在语言使用中运用这些知识(胡美馨,2007)。许多学者认为学习者不仅知道语用原则,而且对这些原则有着相当的意识和敏感性,其语用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Schmidt,1993; Clennel,1999; Leow,2000)。基于胡美馨的语用意识培养模式,最后本论文设计了语用知识教学案例,为一线教师和教材编写者提供参考,旨在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和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