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机发光器件(OLED)因具有发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超薄、重量轻、色纯度高等优点而备受人们关注,可实现柔性更是OLED区别于其它显示和照明技术的最大优势。目前,石墨烯以其优异的光电和机械特性已成为柔性OLED中的最受关注的透明电极之一。本论文主要采用石墨烯作为OLED的阳极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具体如下:首次发现了石墨烯为电极的OLED中的负微分电阻(NDR)现象,并发现其对发光性能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器件启亮电压升高、亮度和效率下降。通过单载流子器件分析、低温电学性能测试、膜层成分分析等系列表征手段,发现石墨烯转移过程中使用的支撑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产生NDR的主要诱因,阐明了其作用机理。我们发明了电场退火的方法,消除了NDR,使得器件性能大幅度提升。器件启亮电压下降1 V,器件效率提高了66.4%,基于溶液法制备的黄光磷光OLED发光亮度和电流效率分别达到59548 cd m-2(14 V)和41.6 cd A-1(6 V)。上述工作尤其适用于偶尔石墨烯清洗不干净引发的电学性能异常的情况,而大多数情况下,在用作电极前,将对石墨烯进行较为彻底的清洗。本论文后续部分改进了石墨烯的转移与清洗流程,采用热丙酮替代上一工作中的常温丙酮,并延长了清洗时间,获得了较为干净的石墨烯,制备的OLED电学性能趋于正常。针对石墨烯功函数较低的问题,我们进一步采用界面工程修饰石墨烯电极,采用聚(4-苯乙烯磺酸盐)(PSS)修饰后的石墨烯形成了稳定的p型掺杂,功函数也从4.51 e V提升到4.79 eV。基于PSS/聚(3,4-乙撑二氧噻吩):PSS(PEDOT:PSS)/PEDOT:PSS:四氟乙烯基-3,6-二氧杂-4-甲基-7-辛烯磺酸共聚物(PFI)的梯度空穴注入结构,我们获得了超高效率的蓝光和白光OLED。在2981和5270 cd m-2的高亮度下,蓝光和白光OLED的发光效率分别达到199.3 cd A-1(69.6 lm W-1)和346.1 cd A-1(135.9lm W-1),该性能可与当前最有效的显示和照明技术相媲美。本论文提出了两种改善石墨烯OLED性能的方法,所提出的界面修饰技术可以获得高发光性能,而一旦石墨烯OLED电学性能异常时,可以通过我们提出的电场退火的方法加以弥补和改进。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为获得高性能石墨烯OLED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