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肌肽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以及迁移和侵袭抑制现象,探讨肌肽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通过MTT实验分别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胞的存活率;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各分组细胞的克隆形成数;细胞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目的基因(PTBP1、PKM1、PKM2和MTA1)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丙酮酸激酶PKM1和PKM2、肿瘤转移相关蛋白MTA1的表达水平。应用GraphPad PRISM6.0软件及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MTT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肌肽浓度(12.5mM、25mM、50mM和100mM)处理24、48和72h后,乳腺癌细胞的存活率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F=4.852,P<0.05),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但是与时间的关系并不显著(F=1.825,P>0.05),并且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时间与肌肽浓度之间并不存在交互效应(F=1.829,P>0.05)。2、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人乳腺癌MCF-7细胞经肌肽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可以发现细胞克隆集落数明显减少(F=746.5,P<0.05),各组平板克隆集落数分别为:25mM组克隆集落数为135.00±6.40,50mM组为62.00±7.97,100mM组为7.4±1.34,对照组为223.60±11.35。3、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数据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25mM、50mM和100mM)平均穿过小室膜的细胞数分别为313.00±23.35、220.60±21.54、132.40±7.77和90.80±5.50个,实验组平均穿膜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平均穿膜细胞数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7.20,P<0.05)。4、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25mM、50mM和100mM)平均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58.60±21.93、178.40±11.26、123.40±13.72和63.60±13.50个,经统计分析后发现,各组间的穿膜细胞数差异明显(F=140.6,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穿膜细胞数均明显减少,且随着肌肽浓度增高,穿膜细胞数随之下降(P<0.05)。5、细胞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25mM组、50mM组和100mM组细胞愈合率分别为0.46±0.02、0.36±0.02、0.27±0.05和0.03±0.02,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划痕愈合率(F=99.20,P<0.05)。6、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乳腺癌细胞经肽处理24h后,PTBP1,PKM2和MTA1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而PKM1的相对转录水平则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则明显增加(P<0.05)。7、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肌肽处理24h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细胞内的PKM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PTBP1,PKM2、和MTA1蛋白表达则下调(P均<0.05)。 结论:1、肌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分裂增殖,其抑制增殖作用可能与PTBP1和PKM2蛋白下调以及PKM1蛋白上调相关。2、肌肽的迁移及侵袭抑制作用可能与肿瘤转移相关蛋白MTA1的下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