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在研究国家关系时提出的,一经问世便迅速被扩展到国家、区域、城市、组织、企业等各个层面。我国基层政权的软实力是将“软实力”这一概念应用于“我国基层政权”这一主体上,从而产生的一个全新的研究命题。研究探讨我国基层政权的软实力,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是直接面对基层人民群众的政权组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各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突出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强,即“硬”实力方面得到了极大提高。而与之相对应的“软”实力却不容乐观,官员腐败、消极渎职、征地强拆、野蛮执法、黑恶势力抬头、政府诚信危机等在全国各地都较为普遍,而基层群众的暴力抗法、越级上访、自残维权、群体事件、公共危机等也频频发生,并且愈演愈烈。提升我国基层政权的软实力,则可以平息或缓解矛盾,降低各类冲突的发生,从而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鉴于此,本文在第一章中对研究目的及意义作了简要阐述,同时介绍了“我国基层政权”、“软实力”和“我国基层政权的软实力”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这三个领域的研究探讨。第二章对“我国基层政权的软实力”这一全新概念给出了定义,即一个地区的基层政权组织凭借自身的领导力、执行力、公信力等软实力水平,通过运用权力对公共资源进行有效的支配,实现良好的管理和服务,对内在本地公众中产生凝聚力,对外能得到别的地区以及公民个人的吸引、认同以及合作的能力。并按照基层政权主体本身的软实力水平、对权力等公共资源的有效运用、产生的良好结果三个方面,将我国基层政权软实力的构成分为三类:“主体软实力”、“过程软实力”和“结果软实力”。每一类软实力中又包含若干类元素,这些元素的有机统一则是我国基层政权的软实力的内涵。借鉴这一成果,本文在第三章中对我国基层政权的“主体软实力”、“过程软实力”和“结果软实力”三个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得出我国基层政权的软实力趋向于弱化、需要亟待加强的结论。而如何提升我国基层政权的软实力呢?本文在第四章中对于如何提升我国基层政权的软实力给予了对策和建议。其中借鉴了公信力建设的概念和意义,公信力是我国基层政权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文中指出我国基层政权的公信力建设,就是通过加强我国基层政权组织的诚信能力,达到社会公众对我国基层政权的认同,实现我国基层政权对于社会公众的最优服务。并对公信力建设的国内外现状作出了分析,最后通过两个案例说明,建立公信力的途径一是要制约权力,二是要建立诚信形象,三是是要构建全社会的诚信体系。此外,要提升我国基层政权的软实力,则要提高我国基层政权的“主体软实力”、“过程软实力”和“结果软实力”,而在这“三方面”软实力中,制度建设和执政素质是最核心的内容。制度建设有着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作用,可以从深层次上解决提升软实力。一是改革上级集权和个人集权的政府体制,以及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建立责任和权力明晰的政治分权制度;二是建立合理有效的权力预防、监督、惩处机制。执政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集合了执行力、公信力、公务员素质、内部效率、有效沟通、包容开放等在内的多种要素,而提高执政素质有赖于两个方面,一是履行职责,二是提供服务,因此建设责任型、有限型的公共服务政府是提高执政素质的根本。本文的特点和创新点:一是把“软实力”的概念引入我国基层政权的研究之中,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命题。二是给出了“我国基层政权的软实力”一个翔实的概念和分析模式,并结合现状进行了要素分析。三是在分析公信力建设中,引用了全新的案例来进行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