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广大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由于亚洲国家上市公司股权较为集中,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矛盾不算突出,终极控制人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反而渐渐升级,学术界开始将研究焦点转向第二类代理成本问题。作为公司的最终决策者,终极控制人对公司的影响毋庸置疑。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股权结构与双重股权结构等方式控制上市公司,虽拥有较小的现金流权,但获得了较大控制权。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可能寻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广大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由于亚洲国家上市公司股权较为集中,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矛盾不算突出,终极控制人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反而渐渐升级,学术界开始将研究焦点转向第二类代理成本问题。作为公司的最终决策者,终极控制人对公司的影响毋庸置疑。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股权结构与双重股权结构等方式控制上市公司,虽拥有较小的现金流权,但获得了较大控制权。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可能寻找弥补控制权成本的手段,进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金字塔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双重股权结构则于2018年才引入我国,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处于起步阶段。双重股权结构的特点主要是存在两权偏离与创始人角色。因此,研究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创始人角色、两权偏离与利益侵占的关系,不仅可以丰富心理所有权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的相关研究,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推广我国双重股权制度,以及对加速互联网、文化传媒类、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回归我国股市、繁荣中国资本市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2012-2019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进行规范分析,界定了利益侵占、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创始人角色和两权偏离的概念;其次根据心理所有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四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假设;之后实证考察了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利益侵占的关系,创始人角色对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影响,以及两权偏离对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影响;最后以创始人角色、两权偏离为划分依据,将全体样本划分为四象限,并进一步研究了创始人角色、两权偏离同时存在对利益侵占的影响。经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以及进一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终极控制人控制权比例越高,企业利益侵占程度越高;(2)当创始人作为终极控制人时,会抑制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利益侵占之间的关系;(3)当创始人作为董事长或总经理时,会抑制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利益侵占之间的关系;(4)两权偏离会促进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利益侵占之间的关系;(5)创始人作为终极控制人对利益侵占的影响弱于两权偏离对利益侵占的影响,但创始人作为董事长或总经理对利益侵占的影响强于两权偏离对利益侵占的影响。最后根据得出的结论,从创始人控制权的保护、两权偏离的削弱以及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三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并指出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日益稳固,可持续发展不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偏好,这一话题也逐渐成为国内学者和企业家等的热点关注话题,尤其是2020年来,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环境,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股权结构也是影响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方面,融资活动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尤其是债务融资作为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而股权结构作为公司内部治理
羊群行为是得到大家公认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股票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它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市场参与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产生不自信的表现,为了减少因自身投资决策导致损失时的愧疚感,从而跟随主流群体进行投资决策。中国股票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的存在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公认,但是在中国市场上这种羊群行为呈现出非对称性,即在股票行情上涨时期投资者的趋同一致性是减弱的,在股票行情下跌时期投资者的趋同一致性是增强的。本
现代企业制度源于欧洲,最开始“企业”都是个人从事经营的小作坊,经营成果归企业主所有,因此企业主既是所有者又是经理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个人作坊式的小企业已经不能满足资本的进一步发展,合伙企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由于合伙企业要对企业经营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阻碍了资本的发展,为了进一步鼓励资本家的投入,有限责任的现代企业制度应运而生,所有者不可能一个人管理大量的企业,因此经营权与所有
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约束机制,是现阶段所有公共部门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机制,在预算管理方面,以最大程度控制成本,优化支出机构,提高产出和效率最大化为要求。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东部地区三个省份经济发达且预算绩效工作开展优秀,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预算绩效管理上作出了许多积极探索,通过东中西三个区域的研究,不仅可以比较完善地看到全国地方政府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探索的实际脉络,还能看到东中西部地区
权益资本成本是企业资本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较高的权益资本成本加剧了融资企业的负担,不利于企业发展。因此,在深化供给侧改革“降成本”的制度背景下,如何降低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会计信息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途径。会计稳健性水平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重要判断标准。所以,研究会计稳健性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和其带来的经济后果十分必要。机构投资者的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发展到不可忽视的程度,国家应对养老资金缺口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是我国现行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够成熟,解决老年人需求增长问题的能力不足,这对我国养老三支柱体系提出了重大挑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商业养老保险起步较晚,公众对风险的认知普遍不足,同时对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也不高,从而导致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第三支柱占比较低,造成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发展
贫困问题一直以来制约着世界各国的发展。过去7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亿多,截至2019年末,全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累计减少了93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0.6%。随着贫困发生率下降,脱贫的最大障碍由自然条件恶劣转变为人的综合素质不足。而教育扶贫被认为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最根本、最长远的手段,能够有效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和返贫的发生。教育扶贫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一大批新兴行业快速崛起的同时,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企业重组是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实现企业高速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重组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方式也越来越多,借壳上市就是企业重组的方式之一。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借壳的方式来实现上市,是因为借壳上市相对IPO上市能够节省时间,上市后可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并且能为企业的后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