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滑肌LGL1在血管内膜增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m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血管内膜增生是指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和细胞外基质病理性地聚集于血管内膜的过程。这种血管重构往往发生在血管损伤之后,多种参与应答的细胞和循环成分被激活,对血管腔进行过度修复。诸多临床过程,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静脉移植物、以及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管通路,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血管损伤,而修复的过程,又往往导致在这些治疗术后一年内出现血管腔再狭窄的现象。VSMCs在血管内膜增生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当血管发生损伤后,被激活的炎性细胞和功能紊乱的内皮细胞释放出大量的活性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进而促进其从血管中膜向血管内膜迁移沉积,形成病理性的增生内膜。既往研究表明,内膜增生的过程受到一系列因子的调控,其中包括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当 VSMCs 受到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的刺激,STAT3被磷酸化,并以磷酸二聚体的形式从细胞质转移至细胞核中,调控包括增殖和迁移在内的相关靶基因的表达。干扰STAT3基因或采用STAT3抑制剂均可抑制VSMCs的增殖和迁移,进而减轻血管内膜增生的程度。尽管STAT3能够促进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已经明确,但是在此病理过程中,STAT3的表达和功能如何被调控还需更深层的研究。果蝇幼虫巨大致死基因1(lethal giant larvae 1,LGL1)因首次发现于果蝇中而得名,该基因可以编码一系列高度保守的蛋白。在既往研究中,LGL1对于维持细胞的极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它还能够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挥抑癌作用。在我们近期的研究中,LGL1能够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抑制血管钙化。然而,LGL1在血管损伤导致的内膜增生中发挥的作用,还未有研究阐述。因此,本研究采用平滑肌特异性敲除LGL1(LGL1SMKO)小鼠探究LGL1在血管内膜增生过程中的作用,并探索其具体机制,为寻找血管损伤后重塑的可能干预靶点提供新的思路。论文I LGL1在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研究目的1.明确病理性增殖刺激下VSMCs中LGL1的表达变化;2.探究LGL1对VSMCs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3.探讨LGL1调控VSMCs增殖和迁移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小鼠原代主动脉VSMCs的提取和鉴定采用LGL1flox/flox小鼠与α-SMA启动子调控的Cre(α-SMA-Cre)小鼠杂交,繁育平滑肌特异性LGL1敲除小鼠,即LGL1SMKO小鼠。同窝出生的LGL1flox/flox/Cre-小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CTR)。选取4-6周龄小鼠,用组织块贴壁法提取小鼠原代主动脉VSMCs,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平滑肌细胞标志物(SM22α、α-SMA)在所提取细胞中的表达。2.探究病理性增殖刺激下VSMCs中LGL1的表达变化使用 20ng/mL PDGF-BB 对 VSMCs 进行 0h、12h、24h、48h 和 72h 的时间梯度刺激,Western Blot和qRT-PCR分别检测LGL1蛋白和mRNA含量。3.探究LGL1过表达对VSMCs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培养VSMCs,分别感染LGL1过表达腺病毒和GFP腺病毒,后用PDGF-BB(20ng/mL)和等剂量Vehicle(PBS)作为对照刺激VSMCs48h。细胞分为以下4组:① GFP+Vehicle;② LGL1+Vehicle;③GFP+PDGF-BB;④ LGL1+PDGF-BB。Western Blot和qRT-PCR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分子Cyclin D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及 mRNA 水平,CCK8实验评价细胞增殖能力,伤口愈合实验衡量细胞迁移能力。4.探究LGL1缺失对VSMCs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对CTR和LGL1SMKO组原代VSMCs给予PDGF-BB(20ng/mL)和等剂量Vehicle(PBS)作为对照刺激48h。细胞分为以下4组:①CTR+Vehicle;②LGL1SMKO+Vehicle;③ CTR+PDGF-BB;④ LGL1SMKO+PDGF-BB。WesternBlot和qRT-PCR分别检测增殖相关分子Cyclin D1和PCNA蛋白及mRNA水平,CCK8实验评价细胞增殖能力,伤口愈合实验衡量细胞迁移能力。5.探究LGL1对STAT3的调节作用在 VSMCs 中过表达 LGL1,Western Blot 检测 STAT3 和 P-STAT3(Y705)的蛋白含量;qRT-PCR检测STAT3的mRNA水平;免疫共沉淀实验明确LGL1是否能与STAT3结合;应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溶酶体酶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CQ)和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进行蛋白质降解途径实验,确定LGL1通过何种方式影响STAT3的降解。6.探究STAT3在LGL1调控VSMCs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对 CTR 和 LGL1SMKO 原代 VSMCs 使用 STAT3 抑制剂 SH-4-54(10μM)及其等剂量Vehicle(DMSO)预处理24h,再加入PDGF-BB(20ng/mL)及其等剂量 Vehicle(PBS)刺激 48h。细胞分为以下 8 组:①CTR+Vehicle+Vehicle;②LGL1SMKO+Vehicle+Vehicle;③CTR+Vehicle+SH-4-54;④ LGL1SMKO+Vehicle+SH-4-54;⑤ CTR+PDGF-BB+Vehicle;⑥ LGL1SMKO+PDGF-BB+Vehicle;⑦ CTR+PDGF-BB+SH-4-54;⑧ LGL1SMKO+ PDGF-BB+SH-4-54。Western Blot和qRT-PCR分别检测增殖相关分子Cyclin D1和PCNA蛋白及mRNA水平,CCK8实验评价细胞增殖能力,伤口愈合实验衡量细胞迁移能力。7.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数据均以均数±标准误(mean±SEM)的形式表示。采用Klomogorov-Smirnov检验对计量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采用非配对Student t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单变量引起的多组间差异进行比较,并采用Bonferroni事后检验进行两两对比。P<0.05被视为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1.PDGF-BB抑制VSMCs中LGL1的表达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在PDGF-BB时间梯度刺激下VSMCs中LGL1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PDGF-BB的作用下,VSMCs中LGL1的蛋白和mRNA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含量随PDGF-BB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2.LGL1过表达抑制VSMCs的增殖和迁移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显示,PDGF-BB可以增加细胞增殖标志物Cyclin D1和PCNA的蛋白和mRNA表达,而过表达LGL1可抑制Cyclin D1和PCNA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上调。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LGL1过表达能够抑制VSMCs的增殖能力。此外,伤口愈合实验结果证明,LGL1过表达可以显著抑制VSMCs的迁移能力。3.LGL1敲除促进VSMCs的增殖和迁移与CTR组相比,LGL1SMKO组VSMCs中Cyclin D1和PCNA的蛋白及mRNA含量均上调,LGL1缺失加剧了 PDGF-BB引起的细胞周期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升高。细胞增殖实验和伤口愈合实验的结果分别表明了 LGL1敲除能够促进VSMCs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4.LGL1能够与STAT3结合并促进其降解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显示,VSMCs过表达LGL1可下调STAT3和P-STAT3(Y705)的蛋白含量,但不影响STAT3的mRNA水平。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LGL1能够与STAT3结合。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显著抑制LGL1过表达引起的STAT3蛋白水平下调,而自噬抑制剂3-MA或溶酶体酶抑制剂CQ则不能引起这种改变,说明LGL1通过蛋白酶体途径促进了 STAT3的降解。5.LGL1通过STAT3抑制VSMCs的增殖和迁移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表明,STAT3抑制剂SH-4-54能够抑制LGL1敲除引起的VSMCs中Cyclin D1和PCNA蛋白及mRNA表达量的增加。CCK-8检测显示,SH-4-54能够抑制LGL1敲除引起的VSMCs增殖能力的增强。而伤口愈合实验的结果则证实SH-4-54能显著减弱LGL1敲除引起的VSMCs迁移能力的增强。以上结果说明,LGL1通过STAT3抑制VSMCs的增殖和迁移。结论1.PDGF-BB抑制VSMCs中LGL1的表达水平;2.在VSMCs中过表达LGL1,能降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功能;3.在VSMCs中敲除LGL1,可增加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功能;4.LGL1减少STAT3蛋白含量而不影响STAT3 mRNA水平,该作用是通过与STAT3结合,并经由蛋白酶体途径促进后者降解;5.在VSMCs中抑制STAT3,可明显减弱由LGL1缺失引起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增强。论文Ⅱ LGL1在小鼠血管内膜增生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研究目的1.在体内明确血管损伤后重塑过程中LGL1的表达变化;2.探究血管平滑肌LGL1对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3.在体内验证血管平滑肌LGL1调控血管内膜增生的具体机制。研究方法1.小鼠血管内膜增生模型构建采用LGL1flox/flox小鼠与α-SMA启动子调控的Cre(α-SMA-Cre)小鼠杂交,繁育平滑肌特异性LGL1敲除小鼠,即LGL1SMKO小鼠。同窝出生的LGL1flox/flox/Cre-小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CTR)。通过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α-SMA,LGL1)鉴定小鼠血管中平滑肌LGL1基因表达。8周龄小鼠通过左颈总动脉(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LCCA)结扎术构建血管内膜增生模型,记为Ligated。右侧颈总动脉(right common carotid artery,RCCA)除结扎外与左侧颈总动脉做相同处理,作为自体对照(Sham)。术后正常喂养3周后取材。2.探究血管内膜增生过程中血管LGL1表达的变化对8周龄野生型小鼠进行LCCA结扎术造模,RCCA为对照,3周后取材。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扎组和未结扎组中LGL1的蛋白表达变化,qRT-PCR检测两组中LGL1的mRNA含量变化。实验分为Sham组和Ligated组。3.探究血管平滑肌LGL1在小鼠血管内膜增生中的作用对8周龄CTR小鼠和LGL1SMKO小鼠进行LCCA结扎术造模,RCCA为对照,3周后取材。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PCNA的变化。对颈总动脉横切面行HE染色观察血管内膜增生的程度。实验分组如下:①CTR+Sham 组;②LGL1SMKO+Sham 组;③CTR+Ligated组;④LGL1SMKO+Ligated 组。4.验证LGL1通过STAT3抑制小鼠血管内膜增生对8周龄CTR小鼠和LGL1SMKO小鼠进行LCCA造模,RCCA为对照,同时腹腔注射STAT3抑制剂SH-4-54(10mg/Kg/天)或等剂量Vehicle,3周后取材。对颈总动脉横切面行HE染色观察血管内膜增生的程度。实验分组如下:①CTR+Vehicle+Sham 组;② LGL1SMKO+Vehicle+Sham 组;③ CTR+SH-4-54+Sham 组;④LGLlSMKO+SH-4-54+Sham 组;⑤CTR+Vehicle+Ligated 组;⑥LGL1SMKO+Vehicle+Ligated 组;⑦CTR+SH-4-54+Ligated 组;⑧LGL1SMKO+SH-4-54+Ligated 组。5.统计学分析同论文Ⅰ。研究结果1.血管内膜增生过程中LGL1表达下降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Ligated组的LGL1蛋白及mRNA含量均降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亦表明血管内膜增生过程中LGL1表达下降。2.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敲除LGL1促进血管内膜增生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表明,与Sham组相比,Ligated组的血管Cyclin D1和PCNA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而平滑肌特异性敲除LGL1进一步促进了血管内膜增生过程中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上调。HE染色结果显示LGL1SMKO组相较于CTR组,病理性血管增生内膜面积显著增加,内膜中膜比显著上升。3.LGL1通过STAT3抑制小鼠血管内膜增生通过HE染色显示颈总动脉形态学变化和内膜增生情况,结果显示,与Vehicle组相比,给予STAT3抑制剂SH-4-54注射的小鼠血管增生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比显著减少,SH-4-54能够显著缓解由平滑肌LGL1缺失引起的小鼠血管内膜增生病变。结论1.小鼠血管内膜增生过程中血管LGL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2.平滑肌特异性敲除LGL1能够促进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和管腔再狭窄;3.LGL1通过STAT3调控血管内膜增生过程,在小鼠体内应用STAT3抑制剂可明显减轻由LGL1SMKO引起的血管内膜增生和重塑。
其他文献
随着沼气清洁能源在我国的不断推广,不可避免产生了大量的厌氧发酵残余物——沼渣,其体量大,无法及时消纳,成为了制约沼气发酵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以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渣为原料,利用其内部丰富的纤维结构进行化学改性,通过调控反应条件,优化了制备工艺,制备得到了羧基化沼渣基吸附剂(BR-COOH),并利用现代分析仪器与方法,表征了所得目标吸附剂的物化性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吸附条
学位
研究背景食管癌(EC)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7位、第6位。根据组织学分类,EC主要包括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和食管腺癌(EA)。ESCC作为我国最常见的EC病理类型,占所有EC的85%以上。近年来,尽管诊疗技术得到显著提升,ESCC患者预后仍然较差,五年总体生存率仅为20-40%。淋巴结转移(LNM)作为ESCC患者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是其预后不佳的主
学位
研究背景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WHO Ⅳ级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和最致命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目前的标准治疗包括最大安全手术切除和替莫唑胺同步放疗联合辅助化疗等方案。尽管近些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GBM患者中位生存期仍只有14.6个月。目前发现许多经典的癌症通路参与到GBM的发生发展中,比如PI3K/AKT、NF-κB、Hippo通路等。然而靶向这些通路的药物开
学位
期刊
研究目的听力障碍是2021年第四大致残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大约有15亿人患听力障碍,给社会和经济造成沉重负担。顺铂(顺二氨二氯铂(Ⅱ))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线肿瘤化疗药,但其使用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其中之一为耳毒性。研究认为,顺铂引起的听力损失主要是由于诱导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所导致,此外一些研究表明炎症可能是顺铂诱导听力损失的触发事件,并且耳毒性过程中发生的内质网(endoplasmi
学位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得益于肿瘤筛查和系统治疗方案的普及,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正在逐步下降,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面临复发及死亡风险。寻找新的肿瘤标记物是乳腺癌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通过肿瘤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患者预后,并为治疗提供参考价值。尽管近年来随着组学技术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临床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愈发精准,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组学检测平台普及性较低,限制了
学位
研究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因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点,所以对于胃癌发生、进展和治疗新分子靶点的发现尤为迫切和重要。tRFs&tiRNAs是近几年发现的新的小非编码RNA分子,目前已有研究发现tRFs&tiRNAs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的进展,但其在胃癌中的研究仍然较少。研究目的1)明确胃癌高表达的tRFs&tiRNAs分子。2)筛选出候选致癌tRF
学位
气溶胶作为一类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质量、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相比于一次气溶胶,二次气溶胶特别是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SOA)的来源和组成更加复杂。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是全球SOA的主要贡献者,但其SOA形成潜势会受到人为源污染物的影响。当前对这一复杂的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男性癌症发病率中排第六位,死亡率排第九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约为女性的4倍。膀胱癌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基因突变、持续暴露于尿液排出的致癌物、长期暴露于烟草、香烟烟雾残留物和酒精,以及职业性接触石油产品、金属、油漆、化工染料和无机砷化合物等。膀胱癌目前可以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以及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约占所有膀胱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