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单中心的随机、盲法、平行对照、独立评价的临床研究,评价“冠心平”治疗冠心病(CHD)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观察用药前后血脂、内皮相关指标如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一氧化氮合酶(NOS),抗氧化应激指标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炎症因子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并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1、病例来源于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住院病房,总例数1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原西药不变的基础上,前者予以“冠心平”,后者予以“心可舒”,疗程一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和心电图的变化,并检测血脂及内皮等相关指标。其中,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测定采用酶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C)测定采用直接一步法检测,血清NO测定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SOD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NOS、GSH测定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ET、TXB2、6-keto-PGF1α测定采用放免法检测,血hs-CRP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描述性统计分析,定性指标以百分率描述;定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对比分析,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和T检验。结果:1、心绞痛改善的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疼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2、心电图改善的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ST段下移、T波低平及倒置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P>0.05。3、中医症状改善的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胸闷、心慌、气短、神疲乏力等症状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4、血脂指标改善的情况。TC、LDL-C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TG治疗组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但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HDL-C两组均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但P>0.05,两组比较P>0.05。5、血管内皮相关指标改善的情况。NO治疗组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 NOS两组均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6-keto-PGF1α治疗组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但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ET治疗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升高P<0.05;TXB2治疗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升高P>0.05。以上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6、抗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改善的情况。SOD、GSH治疗组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均有降低趋势但P>0.05,两组比较均P<0.05。hs-CRP治疗组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P>0.05,两组比较有组间差异P<0.05。结论: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体现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作用的“冠心平”治疗CHD心绞痛,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等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血脂和内皮相关的指标。分析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脂、抗氧化、抗炎等途径而发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VEC)、进而达到治疗CHD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