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已经走过了很多个时代:石器时代,铁器时代,青铜时代……尽管这些时代留下的痕迹依旧保存着,但我们已经无法从这些痕迹之中追寻那些过往的光辉。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荒淫无度的生活,对这片土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就会突然间惊醒并思考。控制无节制的消耗和浪费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只有我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持续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才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人们慢慢开始已经认识到了这种危机,并且开发了很多这方面的科技和理论的应用,都有望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尽管我们的想法是好的,但与此同时环境却在持续恶化。在面对当日日常消耗日益剧增,能源消耗居高不下,各种资源消耗庞大,当人们在花费巨大成本寻找能够最具有持续性的一种建筑类型的时候,人们开始重新检视自己的传统建筑。在国家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国策的同时,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两型社会”城市建设方针的时候,究竟什么样的建筑策略能够大力推广并且能够从“根本”上治愈“满目疮痍”的环境污染。“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往往因为其问题特殊的“地域性”差异使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统一标准。因此本文以湘中地区的传统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建筑和环境入手,通过对传统建筑的分析和整理,提取传统建筑中低成本改变居住质量的“被动式技术”,并且例举展示传统“被动式技术”如何在现代建筑中进行运用的案例,以期“被动式技术”能对现代“生态建筑”的营造有所启示,寻找解决我们目前正在面临的问题的办法。传统的建筑遵循“万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营造观念,推崇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传统民居所体现的自然环境与建筑和谐相处,相互共生,互相支持,自成系统,仅仅依靠建筑自身的空间布局和设计,就能够轻而易举的改变建筑之内和周边的小气候,但是面对当今社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以及外来建筑文化的冲击,建筑该何去何从。本文在对湘中地区的传统建筑的布局,空间形态,建筑形制,建筑材料特性等进行解析的基础上,从水环境,风环境,空间环境,技术和材料应用等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生态策略,以期对适应于地域环境的现代“被动式技术”生态建筑的营造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