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草煎剂对H肝癌荷瘤小鼠抑瘤率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batian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鬼针草煎剂对H22肝癌荷瘤小鼠动物模型抑瘤率及免疫功能影响,探讨鬼针草的抗肝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讨鬼针草对肝癌的防治奠定基础。
   方法:选健康雌雄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鬼针草高剂量组、鬼针草中剂量组、鬼针草低剂量组。无菌条件下抽取接种7d的H22腹水瘤小鼠的腹水经离心呈乳白色。用台盼蓝溶液染色进行活细胞计数,活细胞率>95%。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在无菌条件下于每只小鼠右腋皮下注射0.2ml瘤细胞悬液,制成实体瘤模型。所有小鼠给予普通饲料,除空白组外,环磷酰胺组给予环磷酰胺0.025g/Kg/d腹腔注射;鬼针草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46.4g/kg/d、13.92 g/kg/d、4.64 g/kg/d鬼针草煎剂灌胃;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14d,停药次日,眼球采血测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剥离瘤体,计算抑瘤率;剖取脾脏和胸腺,计算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
   结果:鬼针草煎剂灌胃14天后,具有明显抑瘤作用,环磷酰胺组及高、中、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77.7%、54.9%、45.9%、15.5%,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鬼针草高剂量与环磷酰胺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鬼针草中、低剂量组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鬼针草抑瘤效果不如环磷酰胺。鬼针草高剂量组与正常组、模型组比较胸腺、脾脏指数明显升高,且具有显著差异(p<0.01)。鬼针草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含量增高,且具有显著差异(p<0.01),鬼针草低剂量组、环磷酰胺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含量增高,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鬼针草中剂量与模型组比较IL-2含量增高,且具有显著差异(p<0.01),鬼针草高、低剂量组、环磷酰胺组与模型组比较IL-2含量增高,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鬼针草能改善荷瘤小鼠的一般生存状况并对体重无明显抑制作用;鬼针草对荷瘤小鼠的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鬼针草能促进荷瘤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的生长;鬼针草抗肿瘤的机制是可能增加了H22荷瘤小鼠TNF-α、IL-2含量,与改善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关。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艾滋病的关键,证候理论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证候分类方法在中医治疗临床疾病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证候理论和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近年来并未取得明显进展,究其根本可能是仍然缺乏合适的方法和途径,代谢组学技术为中医证候标准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探讨不同证候代谢轮廓差异,寻求差异代谢物中的相同点,为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提供临床研究的科学依据
学位
目的:通过研究EGFR、EML4-ALK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根据辨证分型,指导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基因检测,为中医药结合靶向治疗的客观研究提供临床辨证的参考依据,期待能为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方法:通过前期的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和临床观察,从重要性和确定性角度筛选指标,制定中医证候调查表
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也明显的加快;高压力随着快节奏的生活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也伴随高压力而出现。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发现:冠心病患者在长期的疾病困扰下,往往容易伴发情绪障碍,其中以焦虑、抑郁较为常见。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心理因素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冠心病与心理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着紧密的关系。  目的:本课题主要是分析引发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影响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观察消溶稳斑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深入探讨消溶稳斑方稳定和消退冠脉易损斑块的作用机制。  方法:依据纳入标准,临床拟收集66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抗血小板、抗凝、抗心肌缺血等)治疗及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消溶稳斑方颗粒剂
目的: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探讨清热祛湿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和预防肥胖症提出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二区符合入组标准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予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所入组患者在研究期间给予基础治疗即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并停用其他影响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试验组运用中药颗粒剂干预;对照组选用包装、质量、味道、质感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168例中青年急性缺血性中风合并OSAH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初步探讨其可能性高风险中医证候及分布特点,为中医药防治及临床选方用药提供基础。  方法:收集2017年01月至2019年0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患者168例。运用课题组前期文献调研及“德尔菲(Delphi )评价法”结合专家咨询拟定的《中青年急性缺血性中风合并OSAHS患者病例报告表
目的:阳虚型心水病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探析袁海波教授对阳虚型心水病的辨治思路,为治疗本病提供一套相对完整的中医临床诊疗体系,提高中医药辨治阳虚型心水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攻读研究生期间跟师随诊,一方面,对袁老学术思想、遣方用药规律进行整理、总结;另一方面,对袁老在2014年至2018年间亲诊的阳虚型心水病病案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将符合条件的病案的全部临床资料利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数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对脾虚胃肠湿热证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型,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  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脾虚胃肠湿热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患者。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加二甲双胍缓释片和半夏泻心汤加味颗粒剂,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加二甲双胍缓释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
学位
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发病率逐年攀升,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收集肾穿刺病理证实为IMN的病例并分析评价不同治疗方案,以期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9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经治的肾脏病理证实为IMN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制定统一的病例报告表,提取所需信息并对纳入病例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随访,记录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养阴补血方治疗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气阴两虚型)透析中低血压(IDH)的临床疗效,及时防治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以此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使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以期提高其生存质量及延长其寿命。  方法:  1.病例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中医院、驻马店市中医院、商丘市中医院、泌阳县及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