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艾滋病的关键,证候理论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证候分类方法在中医治疗临床疾病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证候理论和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近年来并未取得明显进展,究其根本可能是仍然缺乏合适的方法和途径,代谢组学技术为中医证候标准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探讨不同证候代谢轮廓差异,寻求差异代谢物中的相同点,为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提供临床研究的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QTOF/MS)检测艾滋病脾气虚、艾滋病无证可辨、非艾滋病脾气虚、健康人血清,构建主成分(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偏最小二乘的隐结构正交投影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分别探讨不同组间差异代谢物,确定中医证候的代谢基础。
研究结果:
在PQ组与JK组代谢轮廓分析时,OPLS-DA结果显示两组可以得到明显的区分,R2Y=0.902,Q2=0.804,也就是模型对Y变量可以解释90.2%,模型的预测能力为80.4%;在HIVPQ组与HIVW组代谢轮廓分析时,OPLS-DA结果显示两组可以得到明显的区分,R2Y=0.907,Q2=0.501,也就是模型对Y变量可以解释90.7%,模型的预测能力为50.1%。通过差异分析,找出PQ组与JK组比较的差异代谢物,HIVPQ组与HIVW组比较的差异代谢物,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同差异物,共5种相同代谢物,艾滋病脾气虚证具有一定生物基础,具体哪种代谢产物有待进一步验证,可能是环氧二十碳三烯酸(8,9-Epoxyeicosatrienoic acid)、α-亚麻酸(Alpha-Linolenic acid)、艾菊酮(Tanacetol B)、甘油二酯(DG)和Avocadyne等物质。涉及了3条代谢通路,分别是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代谢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和α-亚油酸代谢通路。
结论:
运用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可以将不同证候的代谢轮廓进行区分,得出差异代谢物中的相同点,中医“异病同治”存在一定生物学基础。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艾滋病的关键,证候理论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证候分类方法在中医治疗临床疾病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证候理论和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近年来并未取得明显进展,究其根本可能是仍然缺乏合适的方法和途径,代谢组学技术为中医证候标准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探讨不同证候代谢轮廓差异,寻求差异代谢物中的相同点,为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提供临床研究的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QTOF/MS)检测艾滋病脾气虚、艾滋病无证可辨、非艾滋病脾气虚、健康人血清,构建主成分(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偏最小二乘的隐结构正交投影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分别探讨不同组间差异代谢物,确定中医证候的代谢基础。
研究结果:
在PQ组与JK组代谢轮廓分析时,OPLS-DA结果显示两组可以得到明显的区分,R2Y=0.902,Q2=0.804,也就是模型对Y变量可以解释90.2%,模型的预测能力为80.4%;在HIVPQ组与HIVW组代谢轮廓分析时,OPLS-DA结果显示两组可以得到明显的区分,R2Y=0.907,Q2=0.501,也就是模型对Y变量可以解释90.7%,模型的预测能力为50.1%。通过差异分析,找出PQ组与JK组比较的差异代谢物,HIVPQ组与HIVW组比较的差异代谢物,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同差异物,共5种相同代谢物,艾滋病脾气虚证具有一定生物基础,具体哪种代谢产物有待进一步验证,可能是环氧二十碳三烯酸(8,9-Epoxyeicosatrienoic acid)、α-亚麻酸(Alpha-Linolenic acid)、艾菊酮(Tanacetol B)、甘油二酯(DG)和Avocadyne等物质。涉及了3条代谢通路,分别是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代谢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和α-亚油酸代谢通路。
结论:
运用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可以将不同证候的代谢轮廓进行区分,得出差异代谢物中的相同点,中医“异病同治”存在一定生物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