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PLC-QTOF/MS技术探讨艾滋病脾气虚证的证候学基础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huitou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艾滋病的关键,证候理论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证候分类方法在中医治疗临床疾病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证候理论和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近年来并未取得明显进展,究其根本可能是仍然缺乏合适的方法和途径,代谢组学技术为中医证候标准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探讨不同证候代谢轮廓差异,寻求差异代谢物中的相同点,为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提供临床研究的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QTOF/MS)检测艾滋病脾气虚、艾滋病无证可辨、非艾滋病脾气虚、健康人血清,构建主成分(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偏最小二乘的隐结构正交投影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分别探讨不同组间差异代谢物,确定中医证候的代谢基础。
  研究结果:
  在PQ组与JK组代谢轮廓分析时,OPLS-DA结果显示两组可以得到明显的区分,R2Y=0.902,Q2=0.804,也就是模型对Y变量可以解释90.2%,模型的预测能力为80.4%;在HIVPQ组与HIVW组代谢轮廓分析时,OPLS-DA结果显示两组可以得到明显的区分,R2Y=0.907,Q2=0.501,也就是模型对Y变量可以解释90.7%,模型的预测能力为50.1%。通过差异分析,找出PQ组与JK组比较的差异代谢物,HIVPQ组与HIVW组比较的差异代谢物,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同差异物,共5种相同代谢物,艾滋病脾气虚证具有一定生物基础,具体哪种代谢产物有待进一步验证,可能是环氧二十碳三烯酸(8,9-Epoxyeicosatrienoic acid)、α-亚麻酸(Alpha-Linolenic acid)、艾菊酮(Tanacetol B)、甘油二酯(DG)和Avocadyne等物质。涉及了3条代谢通路,分别是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代谢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和α-亚油酸代谢通路。
  结论:
  运用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可以将不同证候的代谢轮廓进行区分,得出差异代谢物中的相同点,中医“异病同治”存在一定生物学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可能机制,并证实其安全性。为益气活血方在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上提供科学客观的实验依据。  方法:选取80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以1∶1分为益气活血组和对照组,益气活血组采用
目的:1.回顾性分析187例肝硬化EGVB患者的临床资料,用COX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筛选肝硬化EGVB患者1年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并分析模型的准确性。  2.观察肝硬化EGVB患者再出血与肝硬化中医证型及肝硬化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肝硬化EGVB再出血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1.回顾性收集187例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肝硬化EGVB患者的临床
学位
目的:通过对香砂温中汤在改善CAG症状、镜下黏膜相、病理以及对血清SOD、ET影响的数据整理分析,评估香砂温中汤在治疗CAG方面的疗效,并进一步研究探索香砂温中汤治疗CAG的作用机制,为治疗CAG提供新思路。  方法:收集66例满足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治疗组或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治疗,治疗组给予香砂温中汤治疗,6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萎缩肠
目的:通过总结赵文霞教授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的舌诊经验,探讨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舌象信息与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更好运用舌诊信息辨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总结赵文霞教授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的舌诊经验,归纳符合纳入标准的1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舌象信息,运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探讨与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其中:舌诊信息包括:舌色、舌形、苔色、苔质、舌面瘀斑瘀点及舌下络
目的:运用健脾益气活血的治法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兼血瘀证的病人,通过加味香砂六君子颗粒治疗该证型患者,从而观察其临床疗效,进而为祖国医学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合理的方案。  方法:本课题观察采用科学的医学研究原则,按照纳入标准,收集6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所观察的病例均来源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门诊及病房,使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病例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冲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凝血相关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益气活血方干预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心力衰竭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临床依据。  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西药加中药模拟剂治疗,治疗组40例予以常规西药加益气活血方治疗,疗程3个月。记录患
目的:收集、整理赵文霞教授诊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医案,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对其组方规律、用药特色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总结赵文霞教授治疗本病的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  方法:①病历收集:收集整理赵文霞教授2016.3-2018.12期间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NAFLD患者的门诊病历,查找、筛选出符合纳入标
目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表现、中医证候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本病的镜下表现与中医证候及相关因素的关系。  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两年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病例进行调查,制定关于疾病相关因素的临床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病程、胆汁反流程度(Ⅰ度、Ⅱ度、Ⅲ度)、胃黏膜表现(水肿、糜烂、充
目的:通过临床运用健脾补肾汤治疗脾肾气虚型原发性IgA肾病,观察其临床疗效,客观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为今后治疗IgA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方法:对前来就诊并符合本试验纳入标准的IgA肾病患者60名,根据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缬沙坦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汤”。整个试验疗程共12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相关检验
目的:  本研究通过详阅艾滋病及丙肝的相关文献,收集对比河南部分地区HIV/HCV合并感染者、单纯HIV感染者和单纯HCV感染者的相关信息,明确该地区HIV/HCV合并感染者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初步制定HIV/HCV合并感染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奠定基础。  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出有关艾滋病、丙肝、艾滋病合并丙肝感染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文献研究结合专家论证制定《HIV/HCV中医证候临床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