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我国于2010年4月16日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股指期货运行两年多以来,定价效率逐渐增强、套期保值功能逐渐完善。然而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现货工具的种种不足一直是困扰监管方和投资方的主要问题:如果投资者将300支成分股按相应的权重进行组合买入,面临的投资门槛太高;如果投资者选用指数型开放式基金,又面临着一级市场交易的流动性不足;如果投资者选用指数型封闭式基金,则面临着由于缺乏一、二级市场的跨市场套利机制而造成的大幅折、溢价。很多投资者不得不采用统计方法,将各种国内市场上的ETF进行组合来构建现货工具。最常见的方式便是利用上证180ETF或上证50ETF和深证100ETF按照一定的权重加权来跟踪沪深300指数。然而,由于标的指数的差异性,这些方式的效果都不理想。而2012年5月首发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有力的改变了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缺少对应现货工具的现状。那么,这两支ETF是否起到了、并怎样起到了现货工具的作用,它们作为现货工具的效果怎样、有什么差异,便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文章第一章为综述部分。第二、三两章为理论部分:第二章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即我国股指期货和ETF的现状,对ETF和其它金融产品做出比较,并从理论上阐明ETF作为现货工具的优势。第三章论述了构建ETF组合的方法、持有成本套利模型、协整套利模型以及OLS、ECM、CCC-BGARCH、DCC-BGARCH等套期保值相关模型。第四章为实证部分,根据前两章的理论,采用优化法构建ETF组合,并比较了传统的ETF组合与首发的两支沪深300ETF对指数的跟踪误差,结果发现:两支沪深300ETF的跟踪误差比上证180ETF、上证50ETF和深证100ETF组合的跟踪误差小;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对标的指数的拟合效果最好。采用持有成本套利和协整统计套利法分别实证检验了两支沪深300ETF套利机会的差异性,发现协整统计套利方法应用范围比持有成本模型更广。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不能采用持有成本套利模型,而只能采用协整统计套利,且套利容易失败,嘉实沪深300ETF可以采用任何一种套利模型,且套利容易成功,这可能是因为华泰柏瑞采用部分现金替代模式使其交易成本不确定导致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套利机会小于嘉实沪深300ETF,这可能是因为华泰柏瑞的T+0交易制度使其一、二级市场间流动性更高、跨市场套利频繁、价差小而稳定,最终导致ETF二级市场价格与股指期货的套利效率更高。采用OLS、ECM、CCC-BGARCH以及DCC-BGARCH模型分别计算了两支300ETF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并分别比较了两支300ETF的套期保值效果,结果发现:动态多元GARCH类模型的效果明显好于OLS和ECM模型;无论采用哪种模型,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套期保值效果都要好于嘉实沪深300ETF;由于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高流动性和相对完善的套利机制,使得其适合较大方差变化的DCC-BGARCH模型;而嘉实沪深300ETF采用CCC-BGARCH模型的套期保值效果更好,这可能是因为嘉实沪深300ETF和沪深300股指期货间的关联性波动较小,相关系数更接近于常数的缘故。第五章提出结论和建议,并提出本文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文章得到新的结论:第一,华泰柏瑞和嘉实沪深300ETF作为现货工具的套利和套期保值效果比其它ETF组合的效果好,这与监管当局的期望是一致的。第二投资者在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上很难再发掘到新的套利机会,反而在流动性稍差的嘉实沪深300ETF上更容易套利成功;而选用套期保值的现货工具时,则显然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效果更好。因此给出的投资建议是,短期套利选用嘉实沪深300ETF,套期保值则选用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这样的操作既可以增大投资者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同时套利操作也能在客观上减少嘉实沪深300ETF的跟踪误差。这与大多数投资者认为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适合短期投资,而嘉实适合长期持有的观点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