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自1980年开征以来,在增加财政收入、适度调节分配不公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民收入快速增长,个人所得税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成为增长最快的一个税种。根据财政部2009年6月17日公布的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表明:近年来工薪所得项目个税收入占个税总收入的比重约为50%左右。2008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总收入为3697亿元,其中工薪阶层贡献1849亿元,也占了个税总收入的50%以上,可见工薪所得的费用扣除涉及到广大工薪阶层的利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各项日常支出也在不断多样化,加上要求提高费用扣除额的呼声再起,使得我国的个税工薪所得的费用扣除对税收调节分配的作用受到质疑,税制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受到广泛的争论,所以对个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的完善和改革的要求日益迫切。因此,本文主要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额不断上调引发的争论入手,探明我国目前个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存在的问题,以公平与效率原则为理论基础来阐述问题,综合运用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在研究中充分发掘制定个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的理论基石,借鉴他国相关制度的先进经验,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对我国现行个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规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此问题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分析来进一步思考我国个税费用扣除制度的改革。从结构上讲,全文除了导论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在这部分的第一节里主要介绍了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相关的概念,并详细辨析了免征额与起征点的关系,以便使大家在这个问题上有个清楚的认识,以防对概念的模糊认识而混淆乱用。第二节简述了个人所得税的立法原则。第三节详细论述了个人所得税的一般课税原则即公平与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包括税收的社会公平和经济公平。社会公平从发展历程来看又分为绝对公平和相对公平,绝对公平强调实行比例税率,相对公平要求实行累进税率。在理论上,相对公平又分为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纳税能力或经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也就是说要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税收不应该有所区别。纵向公平则是指纳税能力不同的人,负担的税负则不应相同,纳税能力越强,其承担的税负就应该越重,反之其承担的税负就应该较轻,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效率原则包括税收的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在公平与效率的选择上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目前应更加注重税收公平原则。第二部分是提出问题部分。在第一节里讲述了我国个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的发展历程。第二节是对我国个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学界普遍认为的在费用扣除上存在的五大问题:第一,全国统一的费用扣除额有悖公平原则。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贫富差距、纳税人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差别较大,从个税的纵向公平来讲,如果实行全国统一的费用扣除额是不公平、不科学的。第二,费用扣除没有考虑不同纳税人之间家庭结构的差别。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以个人为纳税单位来计征个人所得税的,但由于纳税人的社会负担不同,对每个人适用同一费用扣除额有违公平原则。第三,费用扣除的双重标准不符合我国加入WTO后要实行的国民待遇原则。我国现行税法规定普通公民的工薪所得费用扣除额是每人每月2000元,而规定外籍及其他相关人士在减除20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另行减除2800元,也就是说这类特殊纳税主体的工薪所得的费用扣除额是每人每月4800元。这种差别对待显然有违公平原则,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第四,个税费用的分项扣除会导致税负不公平。我国依据分类所得税制制定的个税费用的分项扣除会导致税负的不公平,且容易诱发人们逃避税收的动机,导致税款的流失,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课税模式进行改革,根据中国目前的国情选择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比较合适。第五,费用扣除的调整过于被动,没有实行指数化,无法体现合理性。我国实行800元的费用扣除额二十多年来从未变动过,却在2006年和2008年两年时间里分别调增了两次,在这之后的日子里还广泛热议要将费用扣除额再度调增,可见我国在费用扣除额的调整上还没有一步到位,这种忽而滞后忽而频繁的调整方式过于被动,不够合理,因此需要改革。第三部分是比较研究部分。在前面提到的五个问题中,本文重点是要解决第四个和第五个问题。因此,这部分就针对课税模式和费用扣除指数化进行比较研究。第一节的开始部分介绍了世界各国采用的三种不同课税模式即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并比较了这三种税制模式各自的优缺点。接下来介绍了日本的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的具体规定,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二节是对费用扣除指数化的比较研究,这一节的前部分是对费用扣除指数化的相关概念的介绍,然后讲美国费用扣除指数化制度的具体规定,最后是美国的费用扣除指数化规定对我国的启示。第四部分是分析、解决问题部分。本部分的第一节是针对前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即我国的费用扣除应该分地区有所差异来体现地区间纳税人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差别,以示公平。然而根据本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实行地区差异化,有悖于税收的调节功能、会加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违立法权的集中并且不利于实现公平原则,所以实行有差别的地区费用扣除并不是理想的扣除方式,仍应实行全国统一的费用扣除方式。第二节首先讲述了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的三大理由,但是接下来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实行家庭为课税单位存在的问题及以家庭为征税单位本身存在的缺陷,得出我国更加适宜以个人为纳税单位的结论。第三节谈到了我国应对境内外纳税人实行统一的费用扣除额,在统一的方法上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三个方案,第一是一步到位的方法,即直接取消对境外人士的附加费用扣除;第二是用五年时间分步实施的方法,即用五年的时间逐步将外籍纳税人的附加费用扣除调减到和国内纳税人一样的扣除标准;第三是折衷的办法,即将外籍人士的总费用扣除额调减,将国内纳税人的费用扣除额调增至和外籍人士一样。通过以上方法就可达到内外籍纳税人使用同一费用扣除额,在方法的选择上,本人倾向于第二种分步实施的办法。第四节讲我国课税模式的重构,即由分类所得税制转变为分类综合所得税制。首先讲选择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的三个主要原因,接下来讲我国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的具体设计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第五节是我国个税费用扣除指数化制度的设计,首先讲我国采用费用扣除指数化的三大内在原.因和法律上的原因,然后介绍我国采用费用扣除指数化的具体措施。虽然以前也有许多学者提出我国应实行费用扣除指数化,但大都是泛泛而谈,没有提出详尽的可以施行的具体措施,但本文提到了这一点,所以此处是本文的一大创新之处。本文在统一中外工薪所得费用扣除额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个税制度中的费用扣除进行了重新设计,提出了适合我国的费用扣除指数化改革的具体实施措施。虽然在上述两处均有创新点,但是税法制度的改革涉及到法学、财税学、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由于受跨学科知识的限制,在论文中很少涉足学科的交叉研究及综合分析,所以本论文的视角较窄、深度不够。然而,个税的改革已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其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其改革一定要谨慎操作。个税改革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欲想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而应在稳定中求发展,一步一个脚印走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个税改革之路,使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因此,缩小贫富差距,为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加快我国现阶段个税制度改革进程的工作必须坚持下去。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我国个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的立法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