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者,为了解决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端,康德提出直观主体在先、让对象符合知识的理论,转变知识来源问题的研究方向。在先验感性论中,将时间作为先天纯直观形式纳入认识论范围内,并把牛顿对于时间绝对实在性的说法转变为经验性的实在性,时间必须依据感性主体而存在。在先验知性论中,康德把因果关系看作是知性范畴,时间也具有前后相继的链条式发展。通过先验想象力建立起的时间图型连接了感性和知性,经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者,为了解决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端,康德提出直观主体在先、让对象符合知识的理论,转变知识来源问题的研究方向。在先验感性论中,将时间作为先天纯直观形式纳入认识论范围内,并把牛顿对于时间绝对实在性的说法转变为经验性的实在性,时间必须依据感性主体而存在。在先验知性论中,康德把因果关系看作是知性范畴,时间也具有前后相继的链条式发展。通过先验想象力建立起的时间图型连接了感性和知性,经验知识因此获得了合法性地位。在实践理性中,对道德律的敬重使人有着对至善的向往,灵魂不朽的悬设增强了人向善的信心,在理论上超越时间的性质是否与先验时间只能依附主体而存在的理论相违背?在这一问题上国内外学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灵魂不朽并不是在现实中超越时间,将人看作是完备的客体,而是在理论上使人增进善良意志,灵魂不朽是先验时间的扩展,在理论理性中没有解决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问题,在实践理性中获得了解答。本文根据康德先验时间观的发展脉络分为两条主线,三个章节。第一条主线主要论述康德批判继承前人时间观,通过对先前时间观的整理引出康德时间观,并分别阐述时间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的作用。第二条主线论述后世对康德时间的继承和发展,主要选取柏格森、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观点进行论述。
其他文献
法官释明权是法官审判权与当事人诉权博弈的产物,备受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关注。释明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尽快收集有效资料、探清案件事实和明晰诉讼请求,以保障公平正义和诉讼效率。当下,我国释明理论研究不足、释明规范不成体系的现实问题使释明实践陷入窘境,严重影响着释明效能的发挥。实践中存在大量的释明规范条文与释明司法案例,为法官释明实践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破解法官释明困境提供实证材料。文章以阐述法官释明权基础理论
劳思光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史大家,他的《新编中国哲学史》(本文简称为《新编》)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新编》的特色之处是以儒学为主干,以孔、孟、陆、王所代表的道德心性论所透显的主体性哲学为评判标准,来梳理和阐释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脉络及其基本精神,基于此种设准,劳思光的“孟荀之辩”具有明显的尊孟贬荀的立场。本文通过梳理和比较劳思光在《新编》中对孟子、荀子思想的诠释,主要围绕“心性论”、“政治思想”和“
在奈格里的思想中,主要是以马克思的《大纲》为重点,成为了奈格里思想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尤其对于奈格里的理论和意大利的工人自治运动都有很大的帮助,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即主体性对抗性视角。奈格里探索了全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代下的思潮内容,以马克思、斯宾诺莎、福柯等人的思想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深刻的极具穿透力的理论思考,重新构建了资本与力量之间的对抗性关系,试图重新建立革命主体。奈格里对革命主体性的重新思考充
近年来高速公路闯杆逃费行为频发,其中特别是以跟车方式逃交高速公路通行费的行为最为多见,而司法实务中对此类行为的认定一直存有争议。文章由多次跟车逃缴高速通行费的典型案例入手,对高速公路跟车逃杆行为的刑法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在介绍典型案件的基础上,总结出其中的争议焦点,并且围绕争议焦点展开深入的分析论述;首先阐述了高速公路跟车逃杆行为刑法评价的必要性,认定该行为应当用刑法进行规制;其次对财产权和财
19世纪末期,欧洲大陆哲学呈现出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是,部分思想家们在阐发其理论体系时,以先验的原理、法则作为出发点,进行严格的逻辑论证、理性演绎,从概念世界推衍出客观世界。这种论证的路径可以概括为从“思维”中推导出“存在”。作为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开创者,克尔凯郭尔认为,这种传统的哲学构思方式与人的生活世界相距甚远,阐发回答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时无能为力。克尔凯郭尔在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进行批判反思
交往是社会的范畴,是主体间的关系和活动,交往异化是属人的关系沦为属物的关系,交往异化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时代问题。学界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传统理解,仅限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探讨,《穆勒评注》在同一时期的若干笔记中具有鲜明的亮点,其中的交往异化思想也是异化理论的重要内容,正是由于交往异化思想的提出使得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生重大转变,并最终创立了新的唯物主义。
自由是一个万古常新的话题,上至民族精神、政治民主与社会法制,下至个人权利、个人生活与个性发展,这些领域无一不与自由息息相关。它也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不可逃避的话题。约翰·穆勒是十九世纪西方自由主义鼎盛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著作《论自由》亦被称为自由主义的“圣经”。马克思恰好与穆勒同处于一个时代,同时自由问题也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本文分三个章节,首先对马克思与穆勒的自由思想的时代环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