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与悬浮泥沙特性对油-颗粒物聚合体形成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o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上溢油事故的频繁发生,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溢油与水中悬浮颗粒物在湍流条件下碰撞聚合形成油-颗粒物聚合体(以下简称OPA)产生沉降是沉底油的重要来源,但目前常用的溢油监测和回收处理手段大多针对海面浮油,不能有效应用于清除沉底油,所以其会对海洋底栖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威胁。因此,开展OPA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规律的研究可以为沉底油的成因及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溢油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采用“烧杯+磁力搅拌器”的混合方式模拟近岸海域的湍流作用,以阿曼原油、达利亚原油、隆卡多原油、马瑞原油、180#船用燃料油和380#船用燃料油为实验油品,以采自渤海近岸的天然石英砂为实验泥沙,分别研究了悬浮泥沙的浓度及粒径特性、不同油品种类、以及水温和施加化学分散剂等可改变油品特性的因素对OPA形成及尺寸大小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数据和相关理论模型提出了 OPA形成预测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油-颗粒物相互作用达到平衡时的OPA形成率及整个过程的聚合速率,均随悬浮泥沙质量浓度的提高呈明显的线性增长趋势;(2)当悬浮泥沙的质量浓度相同时,小粒径悬浮泥沙容易捕获更多的分散油,而大粒径悬浮泥沙与油滴的结合速率更快。同时,悬浮泥沙的粒径越大,其形成的OPA密度和尺寸也越大;(3)油品的极性组分含量越高,越有利于OPA的形成。而粘度则存在一个确定的阈值对应最大的OPA形成率,粘度小于此阈值时,粘度越大越有利于OPA的形成;粘度超过此阈值后,继续增加粘度不会进一步促进OPA的形成。OPA的平均粒径随粘度和极性组分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4)温度主要通过改变油品的粘度和油-水界面张力进而影响OPA的形成。水温升高,油品的粘度和界面张力均随之降低,从而有利于OPA的形成;(5)适量的化学分散剂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促进溢油分散,进而提高OPA的形成量。然而过量的化学分散剂会增加油滴外层的界面膜强度,抑制油-颗粒物之间的有效结合;(6)基于分散油浓度消减理论模型提出了OPA形成预测方法,并结合上述试验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以渤海海域环境条件为应用背景,预测了在近岸和外海海域发生溢油事故后OPA形成率和油浓度随时间及悬浮泥沙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以为进一步改进溢油聚合沉降模型及溢油环境行为预测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低能耗、大航程的水下机器人一直为各国的研究热点,在这种需求驱动下,新概念水下机器人——水下滑翔机应运而生。水下滑翔机利用净浮力驱动,具有续航强、成本低、噪声小等优
稀土掺杂发光材料一直是科研领域研究的热点,被广泛应用于白光LED、温度传感、显示显像和新能源等领域。基质的结构对于稀土离子光致发光特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众多发光基
城市干线交通流协调控制是改善干线交通运行问题的一项有效解决方法。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持有量日益增加,交通流运行风险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引起了很多学者的重视。然而,把传
低价格竞争作为企业的主要竞争战略之一,使得产品成本的控制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焦点。在生产制造型行业,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产品80%的成本在产品设计阶段已经确定,在后
[目的]采用高通量RNA测序(RNA-seq)技术,检测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和健康成人(Normal)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基因表达谱,对照分析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lncRN
本文主要研究了钴合金(Co-28Cr-6Mo)常压热处理、高压热处理和热压缩变形后的组织与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仪等表征Co-28Cr-6Mo合金的组织,显微
末采期由于动压剧烈,围岩变形破坏严重,需要留设较大的停采煤柱来保证工作面回撤支架的顺利进行,通过末采期回收停采煤柱并进行空间构建,不仅能够改善末采期工作面回撤支架应
新型的电化学储能设备—超级电容器,以循环周期长、快速充放电效率等特点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电极是超级电容器的重要构成元件,而性能优异的电极材料对超级电容器的储能起到显
在2004年,一种独特的物质——石墨烯,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消洛夫发现。石墨烯是一种具有较为良好的电子特性的单原子层状二维材料,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助推了道路环境污染。为了能够有效控制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