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元素对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iangfa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交互式学习环境在国内信息技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虽然师生互动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存在学习投入较低的情况,学生可能只是被动的学习或者不投入学习。随着游戏化互动反馈系统的推出,促使学生接受并激励他们使用游戏化的交互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有所改善,较明显的增强了学习投入、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效果等。例如,Kahoot!是一种游戏化互动反馈系统,与纸质测验和传统简单的互动反馈系统相比,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投入程度、增加乐趣、集中注意力和增强学习动机等。因此,我们选取了Kahoot!作为本研究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为了真正了解和把握基于游戏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习发生的过程,本研究将问卷主观测量与生理客观测量有机结合。我们让大量的学习者在交互式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我们借助现代化的测量和分析手段,把学习时间、眼动数据、主观问卷结果相结合,共同反映学习投入的发生和变化过程。本文主要分为文献综述、研究基础、影响因素分析、实证研究与结果讨论四个部分。在文献综述部分,整理分析了相关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查阅了游戏化元素、互动反馈系统、学习投入、眼动追踪等相关的文献资料,提出问题以及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确定了本研究的内容以及意义。并且利用文献调研中的已有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支持,为实验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保障实验的设计与实施科学合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办法。在研究基础部分,梳理并界定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介绍了相关理论和相关技术,为下面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与技术的支撑。在影响因素分析部分,作为本文重点之一,详细的阐述了我们根据已有研究,如何分析、归纳与概括游戏化元素类因素和学习者类因素的整个过程,将归纳的两类因素作为下面眼动实验的控制变量。实证研究与结果讨论,作为本文最重要的部分,探究了游戏化元素是如何影响学习投入的。首先,我们进行研究整体设计、实验开展,对学习时长、眼动数据以及主观问卷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我们主要是通过实验结果结合问卷数据讨论了游戏化元素对学习投入如何影响的,以及我们推断的结论,阐述了“三角互证法”在本研究中是如何应用的。最后,我们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阐述研究创新的方面,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完善的地方,并且展望了从几个不同方面深入开展实证研究进一步促进学习投入,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高三数学复习课的重点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思想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和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
随着社会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和社会保障需求的不断增强,慈善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慈善项目发起和落地的主要载体,也是对接捐赠主体和受助者的关键纽带。2016年正式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不仅为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更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开始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并沿着民间化、法制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向前迈进
当今社会,各个层面都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托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跃上世界巅峰的“一双利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新课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议题式教学,并且提出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更多的体现教学过程的学生参与性,教师不再是单纯“灌输者”,而是变为指导者。教学过程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目的研究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在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患者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进行分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实施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对照组实施修复治疗。分析两组美观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牙齿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美观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
橄榄鲨和松螨鲨是用于作物害螨、粉虱、蚜虫、蓟马等防治的新型广谱杀虫杀螨剂。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了49%橄榄鲨软皂水剂和87%松螨鲨松油乳剂2种药剂对朱砂叶螨敏感种群和抗性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核心地段的高架桥,最初设计的最大桥面荷载、交通通行流量、安全性、适用性以及耐久性等均难以满足当前城市市政交通发展的新需求,面临着拆除与新建的境况。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高架桥拆除技术历经四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控制爆破、静态破碎、机械破碎以及静力切割为主的较为完备的拆除技术体系。近年来,为了与“高质量、高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我国城市核心地段的高架桥拆除工程,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