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英国素有“近代宪法之母”的美誉,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国家。从王权空前强大的都铎王朝到经过国家分裂、内战爆发、流血弑君、共和诞生、军事独裁、王朝复辟、光荣革命这一系列跌宕起伏事件后的汉诺威王朝,英国的宪政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议会大权独揽,成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领域实质上的掌权者。与此相对,手握各项权力之源的国王,却逐渐退居幕后,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化身,其内核就在于其曾经拥有的庞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素有“近代宪法之母”的美誉,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国家。从王权空前强大的都铎王朝到经过国家分裂、内战爆发、流血弑君、共和诞生、军事独裁、王朝复辟、光荣革命这一系列跌宕起伏事件后的汉诺威王朝,英国的宪政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议会大权独揽,成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领域实质上的掌权者。与此相对,手握各项权力之源的国王,却逐渐退居幕后,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化身,其内核就在于其曾经拥有的庞大的国王特权在宪政转型过程中被逐渐蚕食。因此,本文选取英格兰这一主体,以国王特权为线索,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厘清国王特权的本质及由来,梳理从都铎王朝到汉诺威王朝这段时间里国王特权在内容上和行使上的变迁过程,并总结归纳变迁的特点及原因,以期从国王角度了解英格兰宪政体制演变路径,并重新审视国王在宪法架构中的功能与地位。
在引言部分,本文对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集中阐述;第一章以“国王特权是什么”为核心,初步探究了国王特权的概念及性质,论述国王特权可能之内涵及各项属性;第二章围绕国王特权的权力来源及限制,明确国王特权的合法性基础来自上帝、法律与日耳曼法观念,普通法与议会共同限制着国王特权;第三章主要是从国王身份、国王权力、国王收入三方面出发,梳理都铎王朝到汉诺威王朝国王特权在内容上的变迁;第四章在第三章梳理的基础上,对国王特权行使变迁中的行使主体和行使方式进行归纳总结;第五章综合第三章及第四章的梳理和归纳,概括性阐述特权变迁的总体特征及内在的变迁原因;第六章分析国王特权对英格兰宪政体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王室所发挥的潜在功能和实际功能。在结语部分,对以上内容发表总结陈述,从整体上看待国王特权体现出的变迁以及国王在英格兰宪政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其他文献
股东债权清偿规则是破产程序处理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股东为公司提供借款并无法律上的禁止,在信用融资环境不理想的市场活动中,股东贷款逐渐成为公司运营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当公司资本充足时,股东债权与外部债权人的债权具有同等实现几率,二者也具备法律上实质平等的地位。但在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甚至破产时,股东债权人占据公司权利配置中的绝对地位,在扩大风险激励措施的同时,能够利用资本弱化产生的优势,
毒品犯罪是典型的贪利型犯罪,其犯罪目的是为了获得巨额利益。没收违法所得使犯罪分子无法从犯罪中获益,是在经济基础上打击毒品再犯的利器,也是刑法治理思路现代化、国际化之体现。没收毒品犯罪违法所得的主要难题在于违法所得的认定,为解决这一难题,应在比较考察国际公约、其他国家、地区刑事没收制度经验的基础上,解析毒品犯罪违法所得的范围,探寻其认定的本土思路与具体规则。 第一章主要归纳我国毒品犯罪违法所得认定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L3自动驾驶车辆的应用时间迫近,未来的交通运输格局有望被重塑。虽然已经发生多起自动驾驶车辆交通事故,但是鉴于立法态度不明确加之自动驾驶自身复杂的人车交互式行车模式、多元互联的事故因素等客观存在,认定交通过失犯罪将变得更为困难。为加深交通领域过失犯罪理论研究以及适应未来司法实践之需,本文对L3自动驾驶车辆交通过失犯罪中使用者(下文中的使用者皆指L3自动驾驶车辆的使用者)注意义
在诈骗罪中,欺骗行为的实质就是使对方产生处分财产的认识错误,或者维持、继续加强对方原有的这种认识错误。为方便分析,笔者根据假冒专家荐股行为的获利模式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行为人假冒具有证券投资咨询资质的专家,谎称其可以提供正规的荐股服务,从而向对方收取服务费、咨询费的;二是行为人向对方推荐若干只“优质股票”,并事先与对方约定,若对方购买行为人推荐的股票后,由于股价上涨获利,则行为人从对方获利财产中
“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罪状的组成部分,但是其是否应该作为构成要件要素,应当认定为主观要素还是客观要素,一直存在争议。在2016年关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司法解释出台之后,对其所能包含的情形又掀起了一波争论。争论之所以一直存在是因为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刑法解释问题却少有人真正从文义上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先明确了“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最大文义范围和受贿罪的法益,进而试图在最大文义范围之内结合法益对处罚范围
监察体制改革整合了体制内反腐监督力量,塑造了高效集中的国家监察机关,《监察法》赋予了其强大的监察调查权,同时也引发了权力是否受到制约的忧虑。现行制度内缺少能有效监督监察委调查权的外部监督主体。在具体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本应承担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机关对监察调查工作也是配合大于制约。调查权本身是一种对人身财产具有强制性效力的权力,在缺少有效制约的情况下极易被滥用,导致公民权利被侵犯,司法公正性也会因此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涌现了一系列法律电影,这些法律电影细致地刻画了我国的大众法律文化,但是从法治现代化的视角看,电影中体现大众法律文化仍然不能够满足法治现代化对于法律文化的要求,中国的大众法律文化当中仍然具有许多问题,例如人治传统盛行使得形式法治难以得到贯彻落实,传统民间法盛行使得人权保障举步维艰,导致法律在价值层面出现偏差。以及大众法律文化体现出公民相对薄弱的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理性意识,这些
本论文基于比较法视角,主要探讨了以德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民事诉讼中所涉诉讼系属理论、规范与判例所持见解。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规范与司法实例,分别讨论了诉讼系属开启对于我国民事立案制度变革的理论借鉴价值、诉讼系属重要效力规则对于更正与完善我国相关规范与实务做法的参考意义、以及诉讼系属终结对中国关联制度的启示。 全文由“引言”、“第一章诉讼系属与我国法的关联及其意义”、“
本文以认知偏差形成的一般心理机制分析我国法治的社会认知偏差,最终为如何加强法治关于“人”的建设建言献策。 第一章通过心理学的概念引申出法治的社会认知偏差的定义,即人们对法治进行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由此导致的人们对法治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与事实、标准及应然状态的偏离。法治的社会认知偏差具备普遍性,其消除与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之间并不是单纯正向的线性关系,本质上是落后于社会存在发展的低层次的社会意
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在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视角下研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宜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宏大的理论建构研究范式转向精细化的规范分析研究范式。 研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可立足于党内法规的定位和性质,将党内法规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内同国家法律并行并存的法规范。另外,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作为一种以规范为对象的控制机制